撲感敏片

撲感敏片

撲感敏片,通用名稱為複方對乙醯氨基酚片,該品為複方製劑,其組分為氨基比林0.1g,對乙醯氨基酚0.125g,咖啡因30mg,馬來酸氯苯那敏2mg。通常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有解熱鎮痛作用,用於感冒發燒、關節痛、神經痛、偏頭痛、癌痛及手術後止痛等。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撲感敏片撲感敏片

名稱:撲感敏片

對乙醯氨基酚

分子式C8H9NO2,通常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有解熱鎮痛作用,用於感冒發燒、關節痛、神經痛、偏頭痛、癌痛及手術後止痛等。由對硝基酚鈉經還原成對氨基酚,再醯化製得。為常見的NSAID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又名撲熱息痛,在很多感冒藥裡面就有它的影子。

氨基比林

進一步增強解熱鎮痛的能力,由於不良反應多且嚴重(粒細胞減少),加上新型解熱鎮痛類不斷出世,現除了針劑還很常用口服基本淘汰。

撲爾敏

與苯海拉明相似,但中樞抑制作用較輕。可誘發癲癇,禁用於癲癇患者。授乳期婦女、青光眼、高血壓、甲亢、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服藥期間,不得駕駛車、船、飛機等機動車輛或操縱機器。

藥理毒理

撲感敏片撲感敏片

本品中氨基比林能抑制下視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恢復體溫調節中樞感受神經元的正常反應性而起退熱作用;同時還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等合成而起鎮痛作用。氨基比林並能抑制炎痛局部組織中

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穩定溶酶體酶,影響吞噬作用而起到抗炎作用。對乙醯氨基酚屬外周性鎮痛藥。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釋放,而產生周圍血管擴張,引起出汗以達到解熱作用,同時能抑制PGE1、緩激肽和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閾而產生鎮痛效果。咖啡因為中樞神經興奮藥,能興奮大腦皮層,提高對外界的感應性,並有收縮腦血管,加強前兩藥緩解頭痛的效果。馬來酸氯苯那敏具有較強的組胺H1受體阻斷作用,可減輕過敏引起的呼吸道其他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輕度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或遵醫囑。

撲感敏片撲感敏片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小量氯苯那敏可由乳汁中排出,由於本品具有抗M膽鹼受體作用,泌乳可能受到抑制,因此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兒童用藥:新生兒或早產兒禁用。

老年患者用藥:老年人對常用劑量的反應較敏感,應注意適當地減量。

不良反應

本複方所含氨基比林均有明顯不良反應,服用氨基比林可有嘔吐、皮疹、發熱、大量出汗及發生口腔炎等,少數可致中性粒細胞缺乏、再生障礙性貧血、滲出性紅斑、剝脫性皮炎、龜頭糜爛等。

禁忌

1.對氨基比林、咖啡因或馬來酸苯那敏過敏者禁用。

2.胃潰瘍患者禁用。

3.新生兒或早產兒禁用。

注意事項

1.本品長期服用可導致腎臟損害,嚴重者可致腎乳頭壞死或尿毒症,甚至可能誘發腎盂癌和膀胱癌。

2.氨基比林在胃酸下與食物發生作用,可形成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特別是亞硝胺,因此有潛在致癌性。

3.不宜長久使用,以免發生中性粒細胞缺乏,用藥超過1周要定期檢查血象。

撲感敏片撲感敏片

4.長期服用可造成依賴性,並產生耐受。

5.對各種創傷性劇痛和內臟平滑肌絞痛無效。

6.本品不可套用於下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發作的患者(因可使痰液變稠而加重疾病)。

7.交叉過敏,對其他抗組胺藥或下列藥品過敏者,對本品也可能過敏,如麻黃鹼、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間羥異丙腎上腺素(羥喘)、去甲腎上腺素等擬交感神經藥,對碘過敏者對本品可能也過敏。

8.下列情況應慎用:膀胱頸部梗阻、幽門十二指腸梗阻、消化性潰瘍所致幽門狹窄、心血管疾病、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傾向者)、高血壓、高血壓危象、甲狀腺機能亢進、前列腺肥大體徵明顯時。

9.駕駛機動車輛、操作機器及高空作業者不宜服用。

藥物相互作用

1.異煙肼和甲丙氨脂能促使咖啡因增效,提高后者腦組織內濃度55%,肝和腎內濃度則有所下降。

2.口服避孕藥有可能減慢咖啡因的清除率。

3.同時飲酒或服用中樞神經抑制藥,可促使抗組胺藥效增強。

4.本品可增強金剛烷胺、抗膽鹼藥、氟哌啶醇、吩塞秦類以及擬交感神經藥等的作用。

5.奎尼丁與本品同用,其類似阿托品樣的效應加劇。

6.本品與三環類抗抑鬱藥同時服用,可使後者增效。

藥物過量

長期或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樞神經、肝腎功能、血液系統等損害,表現為:

1.煩躁不安、驚擾、耳鳴、眼花並出現盲點或閃爍光,肌肉震顫、心跳增快並有早搏。

2.排尿困難或排尿痛、頭暈、口腔鼻喉部乾燥、頭痛、食慾減退、噁心、上腹部不適感或胃痛、皮疹。兒童易發生煩躁、焦慮、入睡困難和神經過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