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文學

撒拉族文學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無文字。撒拉族人民在約7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自己的神話、傳說、故事、民歌、民間小戲等多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口頭文學。就其風格而言,既有本民族傳統,又受漢族、回族、藏族文學較深的影響。

撒拉族文學

正文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約有 96000人(1982)。其語言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無文字。撒拉族人民在約 7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自己的神話傳說故事民歌民間小戲等多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口頭文學。就其風格而言,既有本民族傳統,又受漢族回族藏族文學較深的影響。神話《阿騰其根·麻斯睦》,以青年獵手麻斯睦和下凡仙女古尼阿娜(太陽的女兒)的一段奇巧姻緣為主線,描寫了他們與九頭妖魔莽斯罕爾驚心動魄的鬥爭。歌頌了青年獵手不避艱險,為民除害的高尚品質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此類作品還有《羅生布遇仙記》等。
民間傳說主要有《駱駝泉》、《格塞日和阿依阿娜》等。《駱駝泉》是撒拉族的族源傳說,《格塞日和阿依阿娜》是以藏族英雄格薩爾故事為素材撒拉化了的英雄人物傳說。
撒拉族民間故事童話有《巴斯》、《牧童、兔子和狼》、《巴哈阿吾》等;生活故事有《阿姑尕拉姬》、《尕拉阿吾》、《阿娜雲紅姬》、《皇帝奪妻》等,此外還有不少詼諧幽默、寓莊於諧的寓言、笑話。
《對依委納》(駱駝戲)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一出撒拉族民間小戲,一般在婚禮喜慶時演出。劇中人阿訇手牽著二人扮演的駱駝上場,與一蒙古人一問一答,講述撒拉族從中亞遷徙到循化定居的全部過程。撒拉人非常珍視這齣戲。
民歌有“花兒”、“玉爾”(即“撒拉曲兒”)以及伐木、打牆、拔草時唱的各種勞動號子。撒拉“花兒”屬河湟“花兒”一類,用漢語演唱。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令”,如《孟達令》、《哎西乾散令》等,其中襯詞、襯句多用撒拉語,別具一格。
撒拉族在舉行婚禮時,新娘誦哭婚詞《撒赫稀》等。民間藝人念頌祝禱詞《烏熱亥蘇》。由於和周圍各民族密切交往,回族的許多民間文學作品如《莫奈何》、馬五哥與尕豆妹、《方四娘》,漢族的《孟姜女》、《藍橋相會》等也在撒拉族中廣泛流傳。

配圖

撒拉族文學撒拉族文學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