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風

接風

接風,接待親友的一種禮儀,為漢族交際風俗,即設宴款待遠來或遠歸的人,表示歡迎。如:設宴接風。婚禮之日女家送親隊伍到離家男家不遠處的停下,男家立即端出早已準備好的酒為客人接風洗塵,伴娘將新娘的服飾更換一新,並交新娘離家時解散的髮辮扎束起來。這伙舊時相識都來會面,興哥送了些人事,排家的治酒接風,一連半月一十日,不得空閒。

基本信息

接風

接風 jiēfēng

[give a dinner for a visitor from afar] 宴請遠來的親友

設宴接風

彝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四川大小涼山地區。婚禮之日女家送親隊伍到離家男家不遠處的停下,男家立即端出早已準備好的酒為客人接風洗塵,伴娘將新娘的服飾更換一新,並交新娘離家時解散的髮辮扎束起來。然後,新娘和送親隊伍才進入男家。

引證解釋

設宴款待遠來或遠歸的人。

1、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一折:“打掃書房,著孩兒那裡安歇,便安排酒肴,與孩兒接風去來。”

2、明 《殺狗記·拒絕喬人》:“又聞得二哥回家,特備一杯水酒接風。”

3、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不一日,到了廣東地方,下了客店。這伙舊時相識都來會面,興哥送了些人事,排家的治酒接風,一連半月一十日,不得空閒。”

4、《東周列國志》第七回:“是日莊公大排筵席,以當接風。”

5、《儒林外史》第十回:“兩公子歡喜不已,當夜設席接風,留在書房歇息。”

6、 侯寶林 《選單子》:“我請您個便飯,一半給您接風,一半咱們哥兒倆談會子。”

7、明 施耐庵《水滸》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既是草料場看守大哥,且請少坐;天氣寒冷,且酌三杯,權當接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