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作文

探究性作文是學生在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後,將其探究的過程和結果記錄整理而成的作文。

概要

探究性作文學生在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後,將其探究的過程和結果記錄整理而成的作文。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國掀起一股熱潮,國小語文改革的焦點之一便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要實現這一變革,首先要從語文的課堂教學變革做起。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要改變以往注重傳授所謂“技巧”“經驗”滿堂灌的形式,要注重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寫自己親身感受。即“探究性”作文。
教師指導學生寫研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入問題情境;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找到問題的答案,解決問題;然後指導他們把探究的過程整理成文。這樣,不但可以解決寫作文的材料問題,而且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介紹

一、研究性作文教學的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研究性學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研究性作文就是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在作文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實踐證明,學生是比較喜歡寫研究性作文的,經常指導他們寫這樣的作文,對於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十分有效。
1.寫研究性作文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的寫作動機。讓學生喜歡寫作文,願意寫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作文教學,首要的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眾所周知,動機是行動的直接動力,是激勵人們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原因,是個體行為的心理動因。動機水平的高低強弱,決定著個體活動的質量、水平和效果。一般來說,動機源於需要。需要的層次越高,個體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就越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彆強烈。”讓學生寫研究性作文,正是適應學生這種較高層次的需要,以激發其寫作動機。所以,學生寫這樣的作文,積極性高,自覺性強。
2.寫研究性作文有利於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劉勰說:“文附質也。”“文”就是語言文字及其表達的形式和技巧;“質”就是內容,包括思想和情感。“文附質也”,語言文字的表達必須附麗或紮根於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內容之中。可見,作文教學的真諦是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因為學生只有熱愛生活,有豐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願望,才能寫出內容充實的文章。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停。”讓學生寫研究性作文,正是為了把作文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課題,運用已有知識研究課題,從而使他們的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更充滿情趣。
3.寫研究性作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語言活動是交際和概括的統一。”“人所固有的高級心理交往形式有可能存在,只是由於人可以通過思維概括地反映客觀現實。”我們也清楚,作文的過程是為自己的思想意識尋求表達的過程,思維在這一過程中處於核心的地位。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就必須培養學生以思維為核心的各種能力。讓學生寫研究性作文,其前提是讓學生對某一課題有所探索和研究。他們探索研究得越深,寫出的作文就越有質量。實際上,學生探索研究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不斷得到訓練、不斷得到發展的過程。教師把握了這一過程,就抓住了作文教學的關鍵。
二、研究性教學的程式
指導學生寫研究性作文,可以按以下四步進行:
1.確定研究課題。教師先想方設法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再指導學生對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確立研究課題。可以是全班共同研究一個課題,可以是一個小組合作研究一個課題,也可以是個人單獨研究一個課題,這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
2.自主探索研究。教師要給學生安排探索研究的時間,保證學生能圍繞課題選擇正確的方法展開研究,最終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的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如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可以與學生共同設計實驗方案,也可以在探究方法上給予他們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3.交流研究結果。在學生自主探究之後,教師要安排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各自探究的方法和結果,以達到相互啟發、共同提高的目的。為了保證交流的質量,事先一定要讓大家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好要有書面材料。交流時,發言的面一定要寬,最好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隨機點評也是不可缺少的。
4.記敘探究的結果。探究的結果要通過作文來體現,所以最後要指導學生將探究的情況記敘下來。一般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怎么探究的就怎么寫,重點要寫清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三、研究性作文教學實例
一次作文課上,我先向學生講了牛頓、瓦特等科學家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開展研究、搞發明創造的故事,讓他們明白,提出問題是發明創造的前提。接著,我鼓勵他們大膽提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大家紛紛舉手發言,有的提出,路邊下水道的蓋子為什麼是圓的而不是方的?有的詢問,自然界中為什麼黑色的花很少見?還有的問,母雞在冬天為什麼下蛋少……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我沒有作正面回答,而是帶領大家討論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經討論,歸納出了幾種方法:一是看書,二是做實驗,三是向別人請教。然後,我布置大家選一個自己最想弄懂的問題去尋找答案,或者幾個人一組去共同研究。這是作為作業布置給大家的,要求在三個星期內完成。課後,有的同學去圖書館找書,有的找來材料做起了實驗,還有的向老師、父母去請教,有的同學甚至寫信向報刊、電台詢問。
三個星期後的又一次作文課上,我先讓大家分小組匯報各自探索研究的情況,要求發言時必須講清三個問題:(1)研究的是什麼問題?(2)研究的過程如何?(3)研究的結論是什麼?接著,我組織全班進行交流,選了幾個代表講述自己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並組織大家進行了評議。然後,我趁熱打鐵,要求他們把交流的內容記敘下來,寫好後讀給同桌聽,讀不通的地方自己再改。最後,我選出三位同學當眾朗讀自己所寫的文章,給予了適當的點評。
這樣做的效果是顯著的。因為學生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高,交上來的作文普遍寫得較有特色。其中一位同學寫的題目是:《下水道的蓋子為什麼是圓的》,他是採用實驗法解決問題的。首先,他用硬紙板分別做了圓形、方形的盒子和蓋子,做完後再蓋蓋看,發覺方蓋必須對準了角才能蓋上,而圓蓋隨便怎樣蓋都能蓋上,由此得出結論,蓋子做成圓的是為了蓋起來方便。後來,他又從玩具汽車的輪子得到啟示,知道了蓋子做成圓的還為了施工時運輸方便,因為圓的可以滾動。文章內容充實,條理清楚,有新意。還有一位同學寫的題目是:《母雞在冬天也能多下蛋》。她從書中找到了冬天母雞生蛋少的原因是因為光照時間短,於是她跟奶奶搞了一項實驗,在雞窩裡裝了盞電燈,增加光照時間,結果母雞果然生蛋多了。文章寫得很有點兒實驗報告的味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