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花茶葉

採花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十分適宜發展茶葉生產,到1999年,全鄉茶園面積達到2.3萬畝。採花毛尖系列茶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金獎,1998年獲得國家名牌產品稱號,1999年“綠珠毛尖”被評為湖北十大名優茶精品,並位居榜首。“天麻劍毫”茶是湖北唯一的一支保健茶,在國內茶葉評比中也數次奪得獎牌,通過與衛生部門聯合申報國家“健”字號,被批准為國家級保健飲品。2006年,採花毛尖榮獲“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並獲得“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

簡介

採花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十分適宜發展茶葉生產,到1999年,全鄉茶園面積達到2.3萬畝。採花毛尖系列茶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金獎,1998年獲得國家名牌產品稱號,1999年“綠珠毛尖”被評為湖北十大名優茶精品,並位居榜首。“天麻劍毫”茶是湖北唯一的一支保健茶,在國內茶葉評比中也數次奪得獎牌,通過與衛生部門聯合申報國家“健”字號,被批准為國家級保健飲品。2006年,採花毛尖榮獲“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並獲得“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

採花位於五峰的西部,東接縣城,西控巴東,南鄰鶴峰,北出清江。全鄉國土面積300平方公里,人口 3萬,35個村,是革命老區和土家族集聚區。採花資源豐富,尤其以茶葉聞名。早在鴉片戰爭以前,英國商人遠涉重洋,進採花台,入撒花溪,置廠設鋪,經營採花富硒茶,其金字招牌“英商寶順合茶莊”至今仍保存在採花毛尖集團。

開發最早、規模最大、名茶最多是採花茶葉生產的特色。1997年省茶葉專家專程考察後確認:採花不僅是湖北茶葉第一鄉,而且是湖北名茶第一鄉,“楚天茶葉第一鄉”由此得名。茶葉已撐起鄉域經濟的半壁河山,茶葉單項稅收占全縣茶葉稅收的40%,占全鄉財政收入的50%,茶葉收入占全鄉農民人平純收入的30%。近年來,茶葉產業化進程加快,已形成一個集團(採花毛尖集團)、兩大名茶(採花毛尖、天麻劍毫)、兩萬多畝基地、聯八千農戶的茶葉產業鏈。良好的生產環境,獨特的土壤、氣溫、山水條件,給採花茶賜予優良的內質。鄉黨委、政府果斷決定深度開發茶葉項目,按照大產業、大規模、高效益的要求,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力以赴實施“採花毛尖茶葉高新技術系列開發”工程。其主要措施和目標是:一業(茶葉產業)興鄉、兩輪(民營和科技)驅動、三年翻番(茶葉收入)。

歷史傳說

峽州山南採花出好茶,有一棵風雨滄桑的啊咯茶樹,人們叫她“茶樹王”,至今仍然枝繁葉茂,古意蒼然。她的周圍團聚著八棵小茶樹。人們說這是苡(yì)禾娘娘和她的八個小孩的化身。 據土家族史詩《梯瑪神歌》記載:很久以前,在古峽州山南的雲霧茶山中,住著一位勤勞美麗的姑娘,名叫苡禾。苡禾姑娘在山中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這一年的清明節,剛好年滿18歲的苡禾姑娘頂著晨霧上山勞作,口渴之時嘗了一把茶樹芽,不料回到家裡就懷孕了。懷胎三年六個月後,苡禾娘娘生下了八個小孩。因孩子太多,無法撫養,苡禾娘娘只好含淚將八個小孩抱到山裡聽憑命運造化。誰知這八個小孩天命富貴,飲雨露甘霖而生長,且有一隻白虎每天來餵奶,將她們養大成人。並在這一帶繁衍生息,成為土家族的祖先。

後人為了紀念苡禾娘娘,每年都要評出一位當年清明節年滿18歲的土家族“小么姑”,身著盛裝,由四個土家族小伙子用花轎抬上茶山,舉行祭祖儀式。然後“小么姑”爬上木梯,用纖纖玉手在“茶樹王”上採摘下鮮茶芽,給當地老茶藝人精心製作。有一天,土司王身患重病,百醫不治,來到採花一位老茶藝人家中,老茶藝人的孫女獻上精心製作的珍茗,土司王聞到茶香,精神為之一振,飲茶後三天身體痊癒,面帶桃花,體健如銅。土司王被這種茶的神奇功效和敬茶少女的美麗善良所打動,並下令將這種茶和少女奉為貢品。皇上品茶後龍顏大悅,聽了苡禾的故事,為此茶賜名“雨禾露”, “雨禾露”由此得名。如今,清明節就成了“採花毛尖”茶的採茶節,祭祖儀式更加隆重。

採花茶葉採花茶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