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臉

捷運臉,指的是人們在捷運高峰失去的表情。截至2012年,德國攝影師麥可·沃爾夫,用15年的時間在東京捷運里拍攝上班最高峰期,記錄了擁擠不堪、乘客汗流浹背的痛苦場面。在其最新著作中,他披露了此前一直沒有發布的東京捷運臉組圖,“捷運臉”由此走紅網路。

簡介

捷運臉捷運臉
2012年11月21日據《江南時報》報導,受困於過高的人口密度,繁華大都市東京的捷運交通狀況一直讓人擔憂。過去15年,德國攝影師麥可·沃爾夫,一直在東京捷運里拍攝上班最高峰期,記錄了擁擠不堪、乘客汗流浹背的痛苦場面。在其最新著作中,他披露了此前一直沒有發布的東京捷運臉組圖。在他出版的第三本攝影集《壓縮的東京》中,可以看到人們在幽閉的車廂里擠得像沙丁魚一樣,連呼吸都幾乎沒有空間。

創作靈感

東京以其高人口密度聞名於世,每天,這裡的上班族都要忍受一來一回的公交噩夢——在車廂里若無其事地被擠壓、被拉伸。

當車廂門“砰”地一下關上,沃爾夫便開始捕捉一系列的表情——一些人不安地盯著鏡頭,還有些人閉上眼睛,另一些人把他們的臉緊緊貼在窗上,呼吸帶出的溫暖氣息把玻璃都打濕了。

沃爾夫說:“我每天早晨從7點30分到8點45分都會在同一捷運站拍攝上班族。《壓縮的東京》描繪了一座城市中的地獄。”

北京、上海捷運

上班族已經在擁擠的車廂里練就一身“武藝”:他們可以僅靠腳尖站立,在如此密集的車廂里避免與他人眼神接觸,可以利用手上的任何東西,比如公文包和傘等,來為自己爭取空間。
擁擠的捷運在上海、北京也很常見。

有關北京捷運流行一句笑話:人進去,相片出來;餅乾進去,麵粉出來。無論男女老少上車或下車,都被擠得毫無尊嚴,“臉靠臉,那隻毛茸茸的手就在我胸前。”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1年3月份,北京捷運有300公里營運里程。除郊外線人數較少外,基本上都是人滿為患,其中又以北京捷運1號線最可怕:“每天都是春運!”人是腳不沾地被推進、推出車廂;車廂內前胸貼後背,女孩子的頭髮飄到旁人的臉上;陌生男女臉對臉,彼此聽到對方的呼吸聲;雙手動彈不得,無法掏手機、拿面紙或手帕。這種場景每天都在1號線上演。

北京捷運公開的資料顯示,全長30公里的1號線平日客流在120萬人次以上,換算是每日每公里有4萬人次搭乘,2011年3月4日還創下141萬人次的流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