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修身

持戒修身

持戒修身,作者是董瑞光,時代文藝出版社於2010年3月1日出版。該書寫教文化源遠流長,它滲透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觀念和習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它滲透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觀念和習慣。其中,佛教對人體醫學、生活保健的認識博大精深,對身心調和與健康生活的具體要求比比皆是,它們,涉及到我們日常的飲食和呼吸,涉及到我們的道德修養,涉及到我們的情緒調節,也涉及到我們精神生活的達觀和純淨……

身體的病痛從何而來?心中的不滿如何疏導?精神的憤懣如何化解?健康和諧的人生如何養成?現代人生活在追逐與壓力之中,忽略著損害身心健康的病源,卻盲目地進補、片面地自我安慰,殊不知身心的調和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沒有身體與精神的雙重調和,又如何能夠創造和諧的人生?

《慈悲祛病》從生理、心理兩方面的健康誤區入手,從飲食、呼吸、生活規範、情緒調節、心靈淨化等多方面角度,以日常生活行為為主線,以現代養生、日常保健的科學觀念和科學方法為內容,全面介紹健康生活的諸多要素,內容淺顯,簡單易行,人人可學。

《猶太教法典》說,“誰是強者?懂得限制自己的人”,老子說,“勝己者強”,孔子說,“不逾矩”,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地域,幾乎所有先哲前賢都為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總結出人生的金律:學會自律。戒律就是生活紀律和行為規範,它來源於人類的道德要求、禮儀禮法,也實踐於社會生活,通過戒律,我們不但可以學習到和諧生活的準則,更可以領悟佛陀指示給我們的修身之路。

作者簡介

董瑞光,祖籍河北滄州,西漢哲學家董仲舒第六十一世孫,現在吉林省某公安機關工作。全國公安文學藝術聯合會會員,延邊作家協會會員,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創作,在國內報刊發表詩歌、紀實作品200餘首(篇),出版詩集《獨自坐在山的對面》,獲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金達萊文藝獎。

目錄

第一章 成律是健康人生的保護傘

第一節 戒律是一種生活態度

第二節 戒律戒什麼

第三節 戒律從哪裡來

第四節 犯了戒律怎么辦

第五節 戒律思想的傳播

第二章 佛教戒律的現代啟示

第一節 入門的規範:三皈戒

第二節 根本的準則:五戒

第三節 世俗的儀式:八關齋

第四節 中國古代的傳戒

第五節 最重要的不是“記住”

第六節 生活第一戒:管好自己的嘴

第七節 安定自己的心

第三章 自我控制是人生的第一智慧

第一節 有約束的自由

第二節 生存的智慧:自我控制

第三節 抑制人性的弱點

第四節 鍛鍊我們的意志力

第四章 創造規範的生活秩序

第一節 人生的第一課:學會懂得如何自製

第二節 混亂的生活來自混亂的大腦

第三節 控制情緒學會專注

第四節 習慣是生活的骨幹

第五節 成功人生的要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