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藝術:從古代到文藝復興

拜占庭藝術:從古代到文藝復興

版次:1 拜占庭王朝的藝術與其首都的興衰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最後,托馬斯·馬太闡明了拜占庭藝術在文化復興早期及其以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作 者:盧峭梅 著 (美)托馬斯·F·馬太 編 叢 書 名:
古典與現代藝術書系 出 版 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2062133 出版時間:2004-11-01 版 次:1 頁 數:173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 藝術理論與評論

內容簡介

《古典與現代藝術書系》總計10冊:《希臘藝術》、《羅馬風藝術》、《哥特藝術》、《拜占庭藝術》、《文藝復興在佛羅倫斯》、《文藝復興在羅馬》、《文藝復興在威尼斯》、《人體藝術》、《從格里柯到戈雅》、《印象主義》。《古典與現代藝術書系》涵蓋了西方藝術史從輝煌的古希臘、羅馬時期,經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19世紀末的印象主義的多種藝術風格。《希臘藝術》、《羅馬風藝術》追溯了西方藝術史輝煌的源頭,《哥特藝術》向讀者展示了萬物瀕於幽暗的中世紀時期神學藝術的光輝,《文藝復興在佛羅倫斯》、《文藝復興在羅馬》、《文藝復興在威尼斯》則再次讓讀者重溫偉大的人文時代—文藝復興時期西方藝術史的那個巔峰時刻,《拜占庭藝術》則以基督教世界的眼光審視了來自拜占庭王國—這個基督教眼中的民教世界裡藝術的神秘與幽微……。
透過本書系營造的穿越時空的藝術隧道,您可以盡情領略西方藝術的迷人魅力。本書系沿著西方藝術史的主幹脈絡對世界藝術與建築藝術進行了梳理,不僅對藝術風格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也對藝術與其他領域之精華相結合所產生的近代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作者均為世界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本書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可讀性。
拜占庭王朝的藝術與其首都的興衰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公元324年由國王君士坦丁建立的君士坦丁堡(即現今的伊斯坦堡)在1204年陷落於入侵者之手,並最終於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人侵占。這座城市是拜占庭文化的中心,它繼承了古羅馬的法律體系和帝王精神,以及古希臘的知識積累。君士坦丁堡歷史中的許多時刻對西歐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藝術曾一度是拜占庭文化最好的詮釋和理解這種文化精髓的鑰匙。
通過主題展開式的敘述,托馬斯·馬太探索了眾多藝術作品的政治和社會背景,包括從神聖的到世俗的,從城市的到修道院的,從公眾的到個人的。聖像在家庭範圍內產生,為表達私人虔誠感情提供了一種新的、更強有力的方式。拜占庭藝術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在教堂。在那裡,室內鑲嵌畫和壁畫裝飾上升到新高度,東正教的影響史無前例地增大。
在裝飾的發展過程中,拜占庭在紡織、珠寶和插圖手稿上與其筍斯蘭鄰國有著眾多相似點,而反過來,這些藝術形式又被傳播到更廣袤的空間,影響著歐洲和地中海周圍的時尚和風格。
最後,托馬斯·馬太闡明了拜占庭藝術在文化復興早期及其以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托馬斯·馬太是紐約大學美術研究所的藝術學教授,先後有多篇論文和多本專著論述早期基督教、拜占庭文化和建築。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