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翁

”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 ”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子貢看見了就說:“如果藉助機械工具來澆的話,既省力氣,澆的地又多。

釋義

“抱翁”一詞的本義就是抱著水瓮,源自《莊子▪天地》。

原文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參考譯文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貢從楚國遊歷回來,路過漢陰時,看見一個老人正在澆菜。老人鑿了一條通道,一直通向井裡。然後抱著一個大翁盛水,繞過菜園再去澆水,這樣就澆的很慢。子貢看見了就說:“如果藉助機械工具來澆的話,既省力氣,澆的地又多。老人家,您問什麼不用呢?”老人就問子貢:“那是一個怎樣的工具啊?”子貢說:“就是在井旁立兩柱,柱頂置橫樑,吊一根橫桿,一頭重一頭輕,輕的一頭繫上水桶,可把水提上來澆入地里。”老人聽後很生氣,臉色不是很好看,但是仍然笑著說:“我聽我師父說了,使用工具的人必定是回投機取巧的人,而投機取巧的人心思一定很狡詐,內心狡詐的人必定不是純潔的,內心不純潔就不能夠心神安定。這樣的人必定不能容納正道。我是知道這種澆灌的工具的,只是恥於使用它。”子貢聽完之後非常羞愧,無言以對,低下頭默默的離開了。

引義

從那以後,人們便用“抱翁”一次來形容保持本心,安於拙陋的淳樸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