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石

抱石

抱石(英文 bouldering 的直譯),攀岩的一種型態,指攀登者在無繩索的狀態下攀登不超過5米高的大圓石,不依賴任何外在的輔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過程。抱石運動極大的磨練人的勇往直前的意志和精湛的攀登技巧,因而使這項運動極富刺激性,它要求人們在各種高度及不同角度的岩壁上,連續完成轉身、引體向上、騰挪甚至跳躍等驚險動作,集健身、娛樂、競技於一身,是一項刺激而不失優美的極限運動,被全球的攀岩迷們稱為“峭壁上的芭蕾”。因攀登者在攀爬時可集中精力,充分享受攀爬的樂趣、體驗後的快感,因此這也是全世攀岩隊伍發展最為迅猛的原因之一。

簡介

抱石抱石
抱石是攀岩的一種型態,但是與多數攀登型態最大不同處,是抱石不用繩索等器材確保,因而攀爬高度不高,以確保攀登者墜落無危險。而確保方法也異於一般攀登確保,抱石確保(spot)其目的也非使攀登者遠離地面,而是使確保者墜落時,身體為垂直地面,避免使攀登者因墜落而造成背與頭部傷害。此外抱石的難度分級也異於運動攀登。抱石因少了繩子的束縛,因此比起須確保的運動攀登,抱石更充分展現力與美。

1998年起,歐洲有了正式的抱石國際賽“TopRock”,1999年起抱石賽被納入世界盃賽程,平均一年有6場賽事。此外,在法國義大利兩個國家也有固定的國際賽事。自1999年起亞洲極限運動資格賽(X-Games)將抱石納入部分賽程。2001年第一屆亞洲抱石錦標賽在台灣舉行。2002年起部分國際賽亦將抱石賽納入賽程。

室內人工岩壁攀登是20世紀80年代初興起的,1987年舉行了第一屆室內人工岩壁攀登比賽,這種岩壁是用現代科技材料模擬峭壁的形狀製成的,它的出現不但為攀岩愛好者創造了極方便又良好的健身和訓練條件,也標誌著攀岩技術水平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因此人工岩壁比自然場地更驚險和難以攀登。而且它又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攀登的支點和路線可根據運動員的水平任意設定、對初學者和有一定基礎的人都很適用。

運動特點

抱石
抱石
抱石
抱石

室內抱石

1.抱石的攀登形式直接,動作誇張、漂亮;

抱石從一開始起,就帶著向難度挑戰,展現人體攀爬潛能的意味,具有誇張的力度美感。抱石中常見騰挪、竄躍等大幅度動作,或者是使用極滑的、極小的支點,總讓人發力、怒吼、晃蕩、搖擺,軀體和肌肉極度曲張,令人嘆為觀止,具有極強的欣賞性。

2.必須的裝備很少;

抱石的必需裝備只有攀岩鞋粉袋,落地不好的線路可能還需要一些抱石墊;但無論如何,這比傳統的主繩、安全帶、鐵鎖、扁帶、下降器、快掛等等要簡便得多。號稱貴族運動的攀岩,終於有了平民化的分支。對於收入不高的廣大青少年而言更是一個福音。

3.攀爬時交流方便,氣氛熱烈;

抱石因為線路較短,可以讓一大群朋友輪流不斷地嘗試,容易形成互相交流和學習的氛圍。而且抱石路線一般比較密集,使得抱石者有機會聚集。大家一起分享信息,研究動作;共用抱石墊,互相保護;每個人都受到關注,每一份幫助都發自內心。這正是體育的精神所在。

4.容易實現難度突破,不斷進步;

傳統攀岩中20米的路線常使人筋疲力盡,因為體力不足而無法攻克難點;而且即使離終點一步之遙脫落,也前功盡棄,必須從頭再來。抱石就不同了,本來不高,動作也少,這一步做不了就反覆練,完不成可以跳下地馬上重來,不會有什麼遺憾。還可以讓高手演示,近距離觀摩,手把手指點,非常容易提高。

5.抱石資源豐富,路線開發簡易;

開發一條難度路線需要投入很多精力,選擇、清理、高空作業設定保護點等等,所以好路線的數量總是有限的。而抱石路線的成長速度遠勝於此。一片散布亂石的谷地,一雙識貨的慧眼,加上大小几把刷子,就能立即產生數條抱石線路。

6.拍照及攝像方便;

攝影師可以純粹地從美學和觀感的角度來選擇拍攝位置。沒有任何技術操作的障礙,上下左右都很方便,與抱石者的交流也很方便,甚至可以很容易地擺出特定的吸引觀眾的姿勢。這樣的素材將為推廣攀岩運動,吸引商業投資作出極大的貢獻。

抱石保護技巧

雙手分舉保護法

對大角度、中等高度的抱石路線提供保護時,目標在於用兩手同時托住脫落者背部上半段的兩側,正好在腋窩下方的位置,這能保證他以正直姿勢落地。保護時手指伸開,雙手儘可能地靠近攀爬者的背部移動,這樣脫落時不會有太多出現加速度的餘地。

雙臂平行肘彎保護法

對於比較低矮的大角度路線,保護者很難站到攀爬者下方。此時,應以站姿或蹲姿呆在攀爬者的一側,雙臂微微彎曲,平伸在攀爬者的上背部下方約10厘米處,隨時準備用肘彎提供脫落時的支托。

臀部托舉法

在比較高、角度比較小的路線上,抱石者很可能以腳朝下的姿勢脫落。保護者雙手伸展開,隨著攀爬者的臀部移動,同樣,要儘可能地貼近他。一旦出現墜落,托住臀部,引導脫落方向,讓他落在安全的地方。

一個精通上述技巧的好保護者,能使你信心十足,敢於完成大頭朝下的動作,或者是長距離的動態以及非常高的抱石路線highball)。但是,不管有多么好的保護者,也不能抹殺抱石固有的危險性。記住,無論何時,你的可怕墜落不僅給自己帶來風險,同時也威脅到你的保護者。行事要周密謹慎,事先與保護者一起探討將要面對的抱石路線以及可能出現的危險。有時候,要懂得知難而退。

運動益處

抱石抱石
1. 抱石是一項全身心、由內而外的綜合體育運動,既能鍛鍊人身各部分的協調性、靈活性和柔韌性,提高心肺功能,又能增強自信心,緩解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壓力。

2. 抱石是極其消耗體能與熱量的全身運動,能鍛鍊到身體各個部位每一條肌肉,可以在短時間內蠶食身體各部分的多餘脂肪和贅肉,達到重塑體型的效果,因此在國外,備受青年女子青睞。

3. 抱石是全身心運動,對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及青少年來講,是最好的身體均衡發展的鍛鍊活動,同時對其自信心及堅強性格的形成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難度係數

US French UK UK tech AUS UIAA
北美YDS標準 法國 英國 英國技術標準 澳大利亞 國際登協
5.8 5a VS 4c 5a 18 6-
5.9 5b HVS 5b 19 6
5.10a 5c E1 20 6+
5.10b 6a 5a 5c 7-
5.10c 6a+ E2 21 7
5.10d 6b
5.11a 6b+ E3 6a 22 7+
5.11b 6c
5.11c 6c+ E4 23 8-
5.11d 7a 6b 24 8
5.12a 7a+ E5 25 8+
5.12b 7b 26
5.12c 7b+ E6 6c 27 9-
5.12d 7c 9
5.13a 7c+ 28 9+
5.13b 8a E7 29
5.13c 8a+ 7a 30 10-
5.13d 8b E8 31 10
5.14a 8b+ 32 10+
5.14b 8c E9
5.14c 8c+ 7b

G-VIEW ADVENTURE EQUIPMENT

運動培訓

抱石
抱石

抱石

抱石

一、培訓宗旨

源源不斷地培養技術過硬、經驗豐富並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攀岩從業人員。讓他們成為推動中國攀岩運動發展的社會中堅力量。

二、培訓對象

1、攀岩經營場所的技術人員;
2、戶外運動俱樂部中從事攀岩運動的技術人員;
3、攀岩運動愛好者。

三、實現方式

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名義進行人員上崗培訓,以水平高低劃分等級,並對每個等級的人員從事的工作範圍做出明確規定。

具體過程為:
定期舉行各個等級的培訓班,培訓結束後進行理論和實踐兩部分考試,合格者發給相應等級的資格證書,同時發給上崗證書。
資格證書將終身有效,經過進一步培訓考核,可獲得更高一級的資格證書。
上崗證書有效期為一年,有效期滿後須重新辦理,並交納相應的手續費。
同時取得資格證書和上崗證書者方能從事相應的工作。

四、等級劃分

按行業特點及中國攀岩運動的發展狀況,攀岩從業人員劃分以下四個等級:
等級培訓課程內容從業範圍(對象)

1. 保護員
攀岩運動簡介、基本保護裝備、上方保護技術、常用繩結。
從業範圍:攀岩經營場所的保護員/俱樂部攀岩教練的協助者。

2. 初級教練在保護員的基礎上:
各種繩結、下降技術、保護技術、基本攀登方法、保護系統的設定、先鋒攀登法。
從業範圍:攀岩經營場所的教練/戶外運動俱樂部的攀岩教練/正式攀岩比賽的保護員。

3. 中級教練在初級教練的基礎上:
較為全面的攀岩技術*定線(人工岩壁)及開闢路線(自然岩壁)*國際比賽規則*訓練方法。
從業範圍:參加國內比賽的帶隊教練/攀岩經營場所的技術負責教練/戶外運動俱樂部攀岩方面的技術負責教練/正式攀岩比賽的保護員、助理裁判/攀岩嚮導、正式比賽的助理定線員(攀爬能力:Onsight:5.11c;Redpoint:5.12a)

4. 高級教練在中級教練的基礎上:
全面的攀岩技術、大岩壁攀登、攀岩營救、主講各種攀岩技術培訓課。
從業範圍:正式攀岩比賽的裁判/攀岩高級嚮導/正式比賽的定線員(攀爬能力:Onsight:5.12a;Redpoint:5.12c)

相比攀岩

抱石
抱石

抱石

抱石是提高攀岩技巧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可分場地室內抱石天然岩壁抱石兩種。抱石需要選擇高度在3米以下,方便作保護的地方(不用繩索保護)。抱石壁的下方一般要墊一個抱石墊(高壓墊),同時夥伴要密切留意抱石者的動作,隨時作好下墜時的保護。

攀岩項目主要分為速度攀登、難度攀登及抱石三種,速度攀登是同樣的路線,看誰的速度快。難度攀登則是由裁判來定路線,依攀登高度來決定勝負。而抱石是選定數條線路攀登,完成數量多者取勝,線路難度由定線員來設定。

抱石作為攀岩運動的一種,能極大的磨練人的勇往直前的意志和精湛的攀登技巧,因而使這項運動極富刺激性。尤其在緊張的比賽中,運動員不但必須發揮出自身的全部力量,還要集耐力、柔韌和平衡能力於一體,利用岩壁上那些難以把握的支點向上攀登、完成騰挪、竄越、引體向上等動作,使觀眾在驚險的表演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抱石與攀岩的區別
1. 不用設定繩索、安全帶、快掛等其它裝備保護,只需在所攀牆壁下方鋪一張30-50公分厚的海綿墊以防脫落。
2. 容易被攀岩愛好者所接受。一雙攀岩鞋、一個粉袋即可滿足攀登者的需求。
3. 抱石運動適應人群廣泛,5歲以上的健康人群都可以參加抱石運動

抱石活動由於目前安全措施都十分完善,因此安全性相當高,在歐美國家攀岩活動基本上就像上健身房一樣,是一項時尚流行的健康運動。

訓練注意

首先,避免過度訓練:

抱石

抱石

抱石

抱石

抱石

當你密集地訓練卻得不到進步,這時候你該檢討訓練課程是否過於頻繁,在未給予身體足夠的時間恢復,即開始下一次的訓練。如此攀登者的體能反而隨著次次的訓練而逐漸衰退。事實上,所有的訓練都應該包括兩個階段:「刺激期」與「恢復期」。前一階段在給予肌肉骨胳等組織刺激並耗盡儲存的能量,在訓練剛結束時,運動能力反而會低於正常水準。在後一階段,身體不僅是不支持,體能更會提升到較訓練前更高的水準以適應訓練期間的刺激,此即所謂的「超補償」效果。所以,力量真正的增加是來自於「休息」!

正確的訓練方法應該是在身體自前次訓練恢復並達到超補償後(約24至36小時)再開始下一次的訓練,才能使體能持續穩定地進步。此外,訓練的份量必須配合體能的進步而逐漸增強,才能給予身體足夠的刺激,使體能有長期的進展,不致停滯在高原期。具體的訓練進度可參考以下的例子:

第一天:訓練胸部、背部,
第二天:訓練肩部、臂部,
第三天:柔軟度及有訓練,
第四天:開始重複前三天的周期

如此各部位在訓練後均有兩天的休息,可避免過度訓練及運動傷害的發生。

其次,保持柔軟的軀體:

在訓練帶給你力量的同時,你通常會感覺到肌肉的逐漸緊繃。僵硬的軀體會限制你的運動能力,抵消肌力增進的效果。因此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千萬別忽略了柔軟度訓練的重要性。所謂「柔軟度」,是指肢體在關節附近能夠活動的範圍。就攀岩者而言,良好的柔軟度不僅對高抬腳或雙臂交叉等動作有幫助,也可使你的重心貼近岩壁以節省體力或是降低重心以改變手點的施力方向,並能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

增進柔軟度的方法就是以「拉筋」來增加肌肉的長度。在拉筋之前一定要做完整的熱身運動,才容易達到效果並避免拉傷。而拉筋的最佳時機則是在攀登或運動之後。雖然攀登前輕度的拉筋有助於熱身,但是過度劇烈的拉筋反而會妨害肌肉的運動反應,影響攀岩的表現。

再次,注意健康的飲食:

抱石的人大多曉得要節制飲食。但若矯枉過正,不足的營養反而會影響細胞組織的修補與增長,降低你的活力、反應力以及耐力。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各類營養素的攝取:

脂肪:脂肪是人體最大的敵人!脂肪複雜的分子結構使得你的身體很厭惡去利用它,是將它儲存起來。只有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才會強迫身體利用脂肪的能量。堆放在動脈靜脈的脂肪會妨礙體內養份的輸送;脂肪的重量,更是你對地心引力的作戰的敵人。所以千萬謝絕油脂食品。

碳水化合物:對運動員而言,它代表能量!碳水化合物能分解轉換成為肝醣以為身體利用。而依其分子結構又可分為兩類:單醣類如糖果等是快速的能量來源,但其營養價值較低;多醣類如米、面等消化吸收較慢,但能帶來長時間的能量。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飲食正是你所需要的。但請選擇天然食物,避免高度加工的便利食品,它們含有太多等添加物。

蛋白質:蛋白質食品含有運動員不可或缺的成份:胺基酸。它對人體的幫助至少有:促進細胞組織增長,提升氧利用率,改善免疫力,促進荷爾蒙與酵素的製造,降低體脂水準,並使你在訓練後迅速的恢復。胺基酸的攝取不足很可能使你有倦怠感,關結疼痛,缺乏耐力等過度訓練的症狀。

維生素與礦物質:維生素礦物質細胞生長以及其它生化作用所必須的。天然與多樣化的飲食是最佳的攝取來源,如果擔心不足,每日一粒綜合維他命也是很好的保險。

水份:份——這是最常被大家忽略的營養素。水是體內新陳代謝的重要功臣。多喝水,或許你的傷病、訓練的停滯期就會神奇地消失了。

攀岩運動

抱石攀岩運動
攀岩運動也屬於登山運動,攀登對象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岩牆。攀登時不用工具,僅靠手腳和身體的平衡向上運動,手和手臂要根據支點的不同,採用各種用力方法,如抓、握、掛、摳、撐、推、壓等。攀岩時要繫上安全帶,以免發生危險。攀岩運動是從登山運動中衍生出來的競技運動項目。20世紀50年代起源於蘇聯,是軍隊中作為一項軍事訓練項目而存在的。1974年列入世界比賽項目。進入80年代,以難度攀登的現代競技攀登比賽開始興起並引起廣泛的興趣,1985年義大利舉行了第一次難度攀登比賽。1988年6月國際競技攀登比賽在美國舉行。1989年首屆世界盃分階段在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保加利亞和前蘇聯舉行。運動員參加各地比賽,最後累計總成績,進行排名。世界盃攀登比賽每年舉行一次。隨著攀岩運動的蓬勃發展,國際攀聯在各大洲成立委員會,組織洲內地區性大賽。“亞洲競技攀登委員會1991年1月2日在香港成立,第一屆亞錦賽1991年12月在香港舉行。1993年12月在中國長春市舉行了第一屆亞錦賽。1987年中國登協主辦了第一屆全國攀岩比賽列入全國比賽項目。更詳細參見 >>攀岩

相關作品

抱石抱石系列短片《亂石崗》海報

抱石系列短片《亂石崗》

作者:ricar
演員:蝸牛、PETER、RICAR

簡介:抱石(Bouldering)是時下新興的攀石運動之一,與傳統攀爬形式不同,其高度往往只在四至六米之間,墜落時有軟墊作保護,無須攜帶繩子或安全帶、鉤環等複雜的保護裝備,以便選手最大限度地發揮攀爬極限。

征服自然是人類的野心,縱使是在現代城市中成長的人也毫不例外,野外求生、攀岩於是成了新式的運動,追隨者樂此不疲。

短片視頻欣賞連結:北京抱石系列短片《亂石崗》

同名人物

抱石抱石
傅抱石,人稱“抱石”,自號“抱石齋主人”,原名長生、瑞麟。中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1904年10月5日生,江西省新餘人。少年家貧,11歲在瓷器店學徒,自學書法篆刻和繪畫。1925年著《國畫源流概述》,1926年畢業於省立第一師範藝術科,並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徐悲鴻幫助下赴日本留學。1934年東京舉辦個人畫展。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日戰爭期間定居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任教。1946年遷南京。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並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1952年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1957年江蘇省中國畫院院長。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1965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62歲。更詳細參見 >>傅抱石

視頻欣賞

驚險刺激抱石運動室內比賽視頻欣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