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旅途

語境批評的存在主義基礎二、 由理論到主題學:隱藏在當代理論背後的意識形態二、 關於關於詞語的詞語的詞語:文學文尊、批評及理論理論歷程中的藝術史一、

內容介紹

本書並非一部全面衡量當代小說價值的選本。但從某種“標準”而言,我認為它們是最有價值的。凡入選的作品,時間範圍大致在近十年間,(1994、1995年迄今),文體則屬中篇小說。我看重這些作品的基本理由是:一、它們都具備高度成熟的語言品質。我始終認為,小說的最低要求和最高境界,都應當首先體現為它的語言品質。小說的基礎在敘事。二,它們都具備突出的個體經驗性和想像性。這裡的經驗和想像,超越了作家個體的實際親

作者介紹

莫瑞?克里格(1923-),美國資深理論家,為北美知識界德高望重的學人,生於新澤西州,先後執教多所大學,他在北美文不批評領域裡第一個獲得專座教授的榮譽――愛荷華大學卡品特文學批評專座教授,70年代又被任命為全加利福利亞大學校級教授,1976年創辦了極有影響的暑期“批評和理論學校”。克里格在美國文論界有獨特的位置,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理論主張。主要著作有《詩的新辯護士》、《詩之存在和幻覺》、《關於詞之詞的詞:文學理論中的“什麼”和“為什麼”》等。《批評旅途:六十年代之後》是克里格本人從他數百篇論文中精選而成,代表了他各個時期的重要理論觀點。?

作品目錄

譯者前言
作者序言
新批語實踐
一、 語境批評的存在主義基礎
二、 詩的仿型原則及靜止運動
形式主義的危機
一、 詩的實存和幻覺
二、 文學是幻覺、隱喻和幻象
三、 為詩學辯護
四、 “白晝的夢”:諷喻的象徵性替代
後結構主義、理論、意識形態
一、 由理論到主題學:隱藏在當代理論背後的意識形態
二、 文學發明?批評時尚?理論變革衝動
三、 文學評估的特權
四、 關於關於詞語的詞語的詞語:文學文尊、批評及理論
理論歷程中的藝術史
一、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的從歷史到烏托邦的轉變
二、 藝術與進步觀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