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棚碎語

短短的三句話,反映解放前潮劇的藝術造詣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而深受潮汕人民的歡迎和喜愛。 這是潮汕城鄉家喻戶曉的一句俗語,它源於解放前某戲班到某村演出潮劇《秦香蓮》期間發生的軼事。 此外,與“戲棚”有關的俗語還很多,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作為比喻語套用,如:“戲歇棚拆”、“上棚戲仔”、“落筐豬仔”、“好聽過戲棚頂笑(唱)曲”、“好看過戲棚頂做戲”、“戲棚頂有的事世上就有”等等、不勝枚舉。

每年春節、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日或游神賽會期間,無論哪一個鄉村,如要請潮劇進村演出,都要選擇一處曠埕並提前3至5天以竹、杉木、木板、帆布等為材料搭建一個臨時的戲台,潮人習慣稱它為“戲棚”。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生活實踐和潮劇藝術的發展,便自然衍生一些與“戲棚”有關的名詞和術語,如棚前、棚後、棚頂、棚下、棚內、出棚、入棚;還有:演出開始稱“戲上棚”;演出結束稱“戲落棚”;壓軸戲稱“壓棚戲”;台前演員在演唱過程中,有些唱段由台後眾人一齊幫聲(幫唱),這種幫聲稱為“後棚”,如幫聲及時、聲音嘹亮柔美,觀眾便說這戲班“後棚”很好,“戲棚”周邊稱為“棚腳”;用方椅、椅條或床鋪爭占坐座位稱為“掌”(守)棚腳“;此外,潮汕各地城鄉還流傳一些與”戲棚“有關且別有一番趣味的俗語:”小生出棚騎(執)白扇,花旦出棚角目箭,烏衫出棚目汁滴“。三句話生動地刻劃出小生、花旦、烏衫(青衣)三個角色出棚時的特點及其表演技巧,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小生、花旦本來就是俊男美女令人喜歡,加上他舞動白扇的楚楚美姿和他善於頻送秋波的綽綽風韻,就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人見人愛了,而青衣淚汪汪的悲情戲也令人潸然淚下。短短的三句話,反映解放前潮劇的藝術造詣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而深受潮汕人民的歡迎和喜愛。
“陳世美落棚討無鹹菜”。這是潮汕城鄉家喻戶曉的一句俗語,它源於解放前某戲班到某村演出潮劇《秦香蓮》期間發生的軼事。由於該劇主角陳世美發跡之後貪圖權貴而休棄原配妻子秦香蓮,很多觀眾為秦香蓮的被休棄流下同情的眼淚,而對陳世美梟情絕義的行徑則給予唾罵和忿恨,導致“陳世美”翌日到村里討點鹹菜下飯時,竟然沒有一人願意給他。
此外,與“戲棚”有關的俗語還很多,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作為比喻語套用,如:“戲歇棚拆”、“上棚戲仔”、“落筐豬仔”、“好聽過戲棚頂笑(唱)曲”、“好看過戲棚頂做戲”、“戲棚頂有的事世上就有”等等、不勝枚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