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 即 第二炮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以裝備戰略飛彈武器系統為主體,擔負戰略核反擊任務的兵種(),是核反擊的主要力量,直屬中央軍委。戰略飛彈部隊由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飛彈、巡航飛彈部隊以及工程、電子對抗、情報、偵察、測地、計算、氣象、通信、防化、偽裝等作戰保障、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部隊組成。機關設有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裝備部,下轄基層組織編有各基地、旅、團、營等。

簡介

(第二炮兵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是人民解放軍中以裝備戰略飛彈武器系統為主體,擔負戰略核反擊任務的軍種,是核反擊的主要力量。戰略飛彈部隊由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飛彈部隊,以及工程、情報、偵察、測地、計算、氣象、通信、防化、偽裝等作戰保障、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部隊組成,直屬中央軍委領導。它的基本任務是遏制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在敵人對中國發動核襲擊時,遵照統帥部的命令,獨立地或與其他軍種的戰略核部隊共同對敵人實施有效的自衛反擊,打擊敵人的重要戰略目標。

發展歷史

戰略飛彈部隊是隨著中國飛彈事業的建立和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由地對地戰略飛彈部隊和常規戰役戰術飛彈部隊組成。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核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隨後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飛彈核武器發射試驗。1966年7月1日,中國戰略飛彈部隊領導機關在北京宣告成立,周恩來總理親自為它命名:第二炮兵。

70年代中期,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組織了規模宏大的飛彈團遠距離機動作戰實彈發射演習。80年代初,中國戰略飛彈部隊又成功進行了首次規模龐大的合成訓練戰役演習,檢驗了部隊整體作戰能力。1984年10月1日,中國戰略導演部隊第一次公開接受檢閱。

第二炮兵名稱由來

對於這個名稱,不少人存在誤解,如“二炮”就是比“大炮”小一點的常規武器,不但有“第二炮兵”還有“第一炮兵”、“第三炮兵”等等。其實不然,中國戰略飛彈部隊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組建的,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非常嚴峻,沒有使用戰略飛彈部隊這個稱謂(以免引起國際上的高調,最重要是為了保密),而由時任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第二炮兵。

主席表態

中國政府一再鄭重聲明,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地區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遭到核襲擊,將毫不猶豫地實施核反擊,進行有限而有效的核報復。

毛澤東: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核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鄧小平:二炮在政治上要非常可靠。我們的核武器只是體現你有我也有,你要毀滅我們,你也要受點報復。

江澤民:要加強戰略飛彈部隊建設,保衛祖國安全,維護世界和平。

胡錦濤:二炮部隊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直接使用的戰略部隊,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在履行軍隊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習近平:第二炮兵

科研成果

近年來,中國戰略飛彈部隊取得了近千項科技成果。“飛彈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研製成功,使部隊測探技術一步跨入世界先進行例;“飛彈控制系統”、“電子化指揮系統”、“通用文電處理系統”等重要系列成果,填補了不同型號飛彈旅固定和機動作戰電子化指揮的空白。在氣象、測地、防化、後勤保障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成果,這些成果有90%以上得到推廣套用。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戰略飛彈部隊武器裝備初步形成固體與液體並存,核飛彈與常規飛彈兼有,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飛彈齊備的武器系列。

有多種型號的地地戰略飛彈和戰役戰術常規飛彈,包括近程(射程在1000公里以內)飛彈、中程(射程1000~3000公里)飛彈、遠程(射程在3000~8000公里)飛彈、洲際彈道飛彈(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具有在晝夜間各種複雜氣象條件下的發射能力。這些飛彈的特點是:射程遠,殺傷破壞威力大,命中精度較高,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強。建有與之配套的作戰指揮、防護工程和其他各種設施。可以固定發射,也可以機動發射,因而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

發展現狀

戰鬥力

機構組成

人才資源

另外,到目前為止,我國戰略飛彈部隊已擁有200多名博士、碩士生導師;全部隊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軍官占軍官總數的70%,所有軍事主管都是大學畢業生。

圖片資料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部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