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首度舉行於1963年,談判雙方是美、蘇(後為俄羅斯)兩國,目的在於減少雙方毀滅性核子武器。而首次談判也成功簽訂《禁止空中、外太空、水下核子試爆條約》除此條約,1980年代之前因大規模毀滅武器多集中於美、俄之核武存量,因此此類限武談判都集中於美、俄兩國,如何避免核災難成了美俄兩國的共識,也成為雙方談判的主要動因,而此談判即使於蘇聯解體後,仍然繼續。

限制談判

首度

戰略武器限制談判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舉行於1963年,談判雙方的美蘇兩國,目的在於減少雙方毀滅性核子武器。而首次談判也成功簽訂《禁止空中、外太空、水下核子試爆條約》除此條約,1980年代之前因大規模毀滅武器多集中於美、俄之核武存量,因此此類限武談判都集中於美、俄兩國,如何避免核災難成了美俄兩國的共識,也成為雙方談判的主要動因,而此談判即使於蘇聯解體後,仍然繼續。

談判歷程

1963

戰略武器限制談判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年8月5日,談判主要目的∶禁止空中、外太空、水下核子試爆。
1968年7月1日,主要目的「禁止核子武器擴散」。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莫斯科,簽訂「第一階段限武條約」(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簡稱SALT Ⅰ)。
1974年,美國福特總統與蘇聯共黨總書記布里茲涅夫達成第二階段限武談判並於維也納簽署「第二階段限武條約」(SALT Ⅱ),但這個條約始終未於冷戰前取得美國國會及蘇俄黨中央批准生效。
1985年,美國總統雷根與蘇俄領導人戈巴契夫召開「美蘇核子與太空武器問題談判」並於1987年12月簽訂《蘇聯與美國關於銷毀中程與較近程飛彈條約》(Intermediate 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INFT)。該條約正式宣告兩方銷毀雙方現有核武的百分之五,該談判促成美蘇軍備競賽速度減緩。
1991年,布希與戈巴契夫於莫斯科高峰會議中正式簽準「第一階段戰略武器裁減條約」
1995年,美俄相繼通過(START Ⅰ)及(START Ⅱ)條約,正式承認限武談判成果,兩國將在2007年以前將兩國的核子彈頭裁減到3000至3500枚之間。並繼續談判「第三階段戰略核子武器裁減條約」(START Ⅲ),預定將兩國擁有的核子彈頭進一步削減到2000至2500枚之間。

最新武器

萬國戰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略研究所的武器專家在一起研究。他們認為現代的各種戰略武器,諸如核子彈氫彈X彈Y彈,威力都不小,可惜存在著相同的副作用,它們嚴重地污染自然環境,破壞建築設施,造成可怕的戰場慘象。他們希望有一種武器,具有更大的威力,卻沒有那些副作用。後來有位專家宣布,他研製成功了這樣一種理想的武器,但在允許試用之前,必須保守技術秘密。
後來大家考慮,既然他的武器不污染自然環境,不破壞建築設施,也不造成戰場慘象,何不讓他一試。達成協定以後,這位專家就向劃定的有限地區發射了一枚這種炸彈。炸彈落地,既無灼目的閃光,也無震耳的聲響,卻出現了驚人的奇蹟:它一爆炸,即散落下來無數衣冠楚楚的人物,儘是親王、駙馬、御史、尚書、太守、縣令、總理、總統、部長、次官、主任、主席、局長、處長;有的峨冠博帶,有的西裝革履。原來炸彈爆出了自古至今各色各樣的官僚。他們落地以後,一個個搶占地盤,爭奪崗位,發號施令,征徭納稅;沒過多大一會,那個地區的人就根本無法生存。
那位專家解釋說:“我的飛彈名字叫做‘官僚’,看到沒有,它有多么厲害!”
大家目瞪口呆,說道:“確實的,世界上最可怕的莫過於官僚爆炸。先生們,但願我們這兒永遠不要發生這種災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