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水井街酒坊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水井街南側,在府河與南河的交匯點以東,原為全興酒廠的麯酒生產車間。1998年8月,全興酒廠在此處改建廠房時,發現地下埋有古代釀酒遺蹟,隨後由四川省博物館進行了考古調查,以確定遺址的分布範圍。1999年3一4月,在四川省文化廳、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領導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此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四川省博物館的部分人員也參加了工作。本次發掘的目的是確定水井街酒坊遺址的起始年代,了解釀酒設施的分布及其“前店後坊”的格局,並為建設四川全興酒文化博物館提供實物資料。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時代:明代
發掘地點:四川省 成都市錦江區水井街17-23號
發掘單位: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館

簡介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遺址已發現面積約1700平方米,發掘面積近280平方米,揭露的遺蹟現象包括晾堂3座、酒窯8口、爐灶4座、灰坑4個及路基、木柱、釀酒設備基座等。出土大量青花瓷片、晾堂的年代分屬明代清代,一直沿用到現代。酒廠遺址的發現揭示了明清時代釀酒工藝的全過程,從發掘現場看,該遺址為“前店後坊”的布局形式,晾堂、酒窖、爐灶等是“後坊”遺蹟;在酒坊旁邊清理的街道路面及陶瓷飲食酒具,則是臨街酒鋪的遺物。水井街酒坊(全興燒坊)遺址位於至今仍在生產的全興酒廠老窖所在地,從地層疊壓堆積和器物的類型學排序上可將明、清、民國至當代連線起來,延續五、六百年未間斷生產。是我國發現的古代釀酒和酒店的唯一實例,堪稱中國白酒第一坊。

遺址內涵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酒窯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酒窯

遺址已發現面積約1700平方米,發掘面積近280平方米,揭露的遺蹟現象包括晾堂3座、酒窯8口、爐灶4座、灰坑4個及路基、木柱、釀酒設備基座等。出土大量青花瓷片、晾堂的年代分屬明代、清代,一直沿用到現代。酒廠遺址的發現揭示了明清時代釀酒工藝的全過程,從發掘現場看,該遺址為“前店後坊”的布局形式,晾堂、酒窖、爐灶等是“後坊”遺蹟;在酒坊旁邊清理的街道路面及陶瓷飲食酒具,則是臨街酒鋪的遺物。

發掘意義

中國白酒第一坊中國白酒第一坊

水井街酒坊(全興燒坊)遺址位於至今仍在生產的全興酒廠老窖所在地,從地層疊壓堆積和器物的類型學排序上可將明、清、民國至當代連線起來,延續五、六百年未間斷生產。是我國發現的古代釀酒和酒店的唯一實例,堪稱中國白酒第一坊。

保護

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獲“國保”
國務院公布水井街酒坊遺址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時繼水井坊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初載入金氏世界紀錄之後的又一喜訊。
小井街酒坊遺址是四川也是我國第一人經科學考古發掘的全面、完整、古老、具民族獨創性的古代釀酒作坊貴址。其"前店後坊"的格局,極大的豐富了城市考古的內容和課題,對研究當時城市工商業與社會發展狀況都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水井街酒坊遺址博物館

水井街酒坊遺址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錦江區水井街19號,占地18.5畝,建築總面積8577平方米,預計總投入5540萬元。水井坊在公告中稱,博物館建成後,將成為以保護和展示國家重點文物水井坊遺址原貌的陳列館,再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井坊酒傳統釀製技藝的演示性生產場所,以及展現水井坊特色的酒文化體驗區,同時形成公司優質名酒原產地主要場所之一。公司同時還發布了中期業績報告,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1.59億元,同比增長34.1%。但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僅為6.6億元,同比下降4.37%。公司對此表示,公司上半年低端產品結構調整導致營業收入有所下滑,但水井坊品牌系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較好,其向上成長的趨勢已基本形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