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血液中心

成都市血液中心

始建於1962年,1994年經國家衛生部評審達省級血液中心標準,隸屬於成都市衛生局。年採集血液20多噸。是集采供血業務,輸血研究,安全血液培訓基地為一體的現代化血液中心。中心占地面積18畝,業務用房達14381M3。中心現有職工188人,中高級技術人員76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82%。承擔成都市1030萬人口,200多家醫院的醫療供血、疑難血型配型、輸血研究等任務,受省衛生廳的委託負責全省血站(庫)的技術指導、科研教學、業務培訓等。中心以確保全全輸血為核心,狠抓質量管理和規章制度建設,建立了完整的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和計算機網路化管理體系。投入大量的資金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設備十幾台,實現了血液檢測自動化,保證了血液質量。中心重視科研教學,開展輸血傳染病研究、血細胞低溫冷凍保存技術、疑難血型檢測、血小板抗原的基因檢測等工作。同時與中國醫科院輸血研究所合作開展中華骨髓庫捐獻標本HLA-A、B、DR位點的檢測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11

成都市血液中心,始建於1962年,1994年經國家衛生部評審達省級血液中心標準,隸屬於成都市衛生局。年採集血液20多噸。是集采供血業務,輸血研究,安全血液培訓基地為一體的現代化血液中心。中心占地面積18畝,業務用房達14381M3。中心現有職工188人,中高級技術人員76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82%。承擔成都市1030萬人口,200多家醫院的醫療供血、疑難血型配型、輸血研究等任務,受省衛生廳的委託負責全省血站(庫)的技術指導、科研教學、業務培訓等。中心以確保全全輸血為核心,狠抓質量管理和規章制度建設,建立了完整的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計算機網路化管理體系。投入大量的資金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設備十幾台,實現了血液檢測自動化,保證了血液質量。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組織機構

簡圖

技術質量方針

大廳一側大廳一側

中心重視科研教學,開展輸血傳染病研究、血細胞低溫冷凍保存技術、疑難血型檢測、血小板抗原的基因檢測等工作。同時與中國醫科院輸血研究所合作開展中華骨髓庫捐獻標本HLA-A、B、DR位點的檢測工作。中心堅持“做好每個細節、服務每個顧客、監控每個環節、增強質量意識、堅持持續改進、確保臨床供血”的質量方針。建立了覆蓋采供血全過程和相關服務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管理信息系統,保證了成都市1000多萬人口、300多家醫院的臨床用血需要。

科研交流

中心積極實施科教戰略,科教實力逐年提升。近年來,中心承擔省、市科研課題20餘項,開展了多項新技術,在各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獲得多項省、市科技進步獎;與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成都醫學院在輸血醫學專業教育和研究領域開展合作,並建立了院校合作科研教學基地;中心血液研究實驗室於2008年被列為成都市醫學重點實驗室,2009年被列為四川省醫學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分別從輸血傳染病研究、血型參比研究、血液製品研究和安全輸血研究四個不同的方向開展研究工作。中心定期選拔、培養學術技術後備人才,選派科技人員參加國內外有關輸血技術學術活動和培訓學習,與國內外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參與協辦《中國輸血雜誌》《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等專業刊物。經過不懈努力,中心輸血技術、科研、血液質量管理等方面有了快速發展。

繼續教育

中心承擔了國家安全輸血繼續教育的任務和省、市級重大科研課題。曾榮獲省、市科研成果獎,在國家級、省級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數十篇。中心加強與國際國內輸血界的技術交流,注重人才培養,先後與日本法國德國瑞士加拿大斯洛維尼亞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進行技術交流。選派科技人員參加國際國內有關輸血技術的培訓和學習,並對下級血站進行人員技術培訓。通過交流,血液中心在輸血技術、科研、血液質量管理等方面有了飛速的發展。

血液研究實驗室

建於1985年,經過20年的發展,對血型血清學和輸血傳染病的研究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現有實驗室8間,有完整配套的儀器設備60餘台,價值1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8名,其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4名,中級職稱技術人員2名,初級職稱技術人員2名,是一支在血型和輸血傳染病檢測方面有較高水平的技術隊伍。能夠在細胞水平和分子生物學水平上對血細胞抗原和輸血傳染病進行檢測和研究,承擔和完成成都市科研課題兩項,其它課題多項。獲2001年度成都市科技進步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為醫院服務開展的常規檢測項目如下;
1.ABO血型鑑定,包括疑難血液配型和不規則抗體檢測
2.ABO血型及亞型的基因檢測
3.新生兒溶血病的檢測
4.Rh(D)陰性血的檢測,建立Rh(D)陰性血捐獻者檔案
5.白細胞抗體檢測
6.造血幹細胞捐獻者HLA-A、B、DR的基因檢測
7.血小板抗體檢測
8.血小板抗原的基因檢測和配型
9.強直性脊柱炎相關基因HLA-B27的基因檢測
10.HBV、HCV、HIV病毒的核酸檢測
現在,血液研究實驗室正在申請成為成都市醫學重點實驗室。在政府的支持下,血液研究實驗室將得到快速的發展,為成都市的輸血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檢驗科

是成都市血液中心進行血液檢驗和質量控制的關鍵部門,其主要職能是嚴格執行《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和《血站基本標準》,保質保量及時地完成獻血者血液的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血型等項目的檢驗,保證了臨床用血的及時、安全、有效。
血液質量是血液中心的生命。為了更好地保證血液檢驗的質量,檢驗科配備了全自動加樣器AT+2兩台、RSP150一台以及全自動酶標分析儀FAME三台,實現了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血型等項目檢驗的自動化。檢驗科使用了衛生部臨檢中心的質控品對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項目進行室內質控,並參加了衛生部臨檢中心、四川省臨檢中心以及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室間質評。檢驗科還建立並認真執行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

儲血供血科

為確保突發事件或血液庫存不足時醫療機構急救用血需求,中心於9月28日開展了2010年采供血應急演練。演練總指揮為中心主任王乃紅,現場指揮為中心副主任楊群身。業務科負責演練工作的具體安排和協調。演練內容包括突發信息管理系統故障的及時排除和應急手工發血、應急外出採血、應急稀有血型和血小板採集、應急血型鑑定、應急送血。28日晚18點,演練現場指揮楊群身副主任發出了演練開始指令,總值班接指令後相繼通知科教信息科、儲血供血科、公民獻血科、機采室、血型參比實驗室、車隊開始應急故障排除、發血、採血、血型鑑定和送血演練。各部門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演練要求項目。本次演練檢驗了中心相關部門的應急能力和通信暢通情況。各部門演練評估結果均為合格。辦公室和宣傳招募科也參加了應急演練。為確保突發事件或血液庫存不足時醫療機構急救用血需求,中心於9月28日開展了2010年采供血應急演練。演練總指揮為中心主任王乃紅,現場指揮為中心副主任楊群身。業務科負責演練工作的具體安排和協調。演練內容包括突發信息管理系統故障的及時排除和應急手工發血、應急外出採血、應急稀有血型和血小板採集、應急血型鑑定、應急送血。28日晚18點,演練現場指揮楊群身副主任發出了演練開始指令,總值班接指令後相繼通知科教信息科、儲血供血科、公民獻血科、機采室、血型參比實驗室、車隊開始應急故障排除、發血、採血、血型鑑定和送血演練。各部門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演練要求項目。本次演練檢驗了中心相關部門的應急能力和通信暢通情況。各部門演練評估結果均為合格。辦公室和宣傳招募科也參加了應急演練。

該科設有待檢庫和成品庫,並建有Rh(-)稀有血型庫。其主要工作是接收公民獻血科和機采室採集的血液。將血液入庫、待檢、分流、包裝、篩選、標識、儲存、傳送醫療單位。
庫存的主要品種有:全血、紅細胞懸液、洗滌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普通冰凍血漿、冷沉澱、血小板(主要是機採血小板)。去白細胞血液和輻照血液的工作正在積極開展,不久將為醫療單位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血液製品。
為減少輸血反應和輸血傳染疾病,提高輸血療效,合理利用寶貴的血源,做到合理、科學用血。我們將大力宣傳推廣成分用血,並實行24小時服務,定期為區(市)縣儲血庫和部分醫院免費送血,實行優質高效的服務。

中心榮譽

中心榮譽
1996年3月18日成都市血液中心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成都市血液中心為“成都市愛國衛生紅旗單位”稱號。
1997年榮獲“成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
1999年8月成都市血液中心榮獲四川省衛生廳頒發的“四川省血站五年檢驗質量控制優秀獎”。
1999年12月成都市榮獲衛生部、中國紅十字總會評選的“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
2000年4月22日成都市血液中心榮獲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成都市優質服務最佳單位”稱號。
2000年4月成都市血液中心被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評為“九九年度全國臨床免疫學檢驗室間質控優秀單位”。
2000年10月成都市血液中心榮獲成都市政府授予的“西部論壇保障先進單位”。
2001年1月3日成都市人事局、市政府法制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成都市血液中心“1998-2000年實施計量法先進單位”稱號。
2001年12月成都市血液中心被四川省衛生廳評為“1996—2000年度全省衛生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
2001年12月共青團成都市委、成都市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成都市血液中心“成都市青年志願者行動先進集體”。
2002年3月成都市血液中心被成都市工商局、成都市消費者協會評為“連續三年無投訴單位”。
2002年4月成都市血液中心獲成都市政府授予的“2000—2001年度成都市無償獻血先進促進獎”。
2002年4月成都市血液中心被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評為“2001年度依法治市先進集體’。
2003年3月成都市血液中心榮獲成都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2005年在4月成都市榮獲了四川省的無償獻血先進城市,成都市血液中心榮獲四川省無償獻血促進獎先進集體稱號。
2006年1月成都市血液中心榮獲市衛生局2005年目標工作先進單位。
2006年1月獲市教科文衛體工會頒發工會整體工作先進集體。
2006年3月市教科文衛體工會女職工建功立業先進集體。
2006年3月獲團市委成都青年志願者協會頒發2005年度成都青年志願者行動優秀項目獎。
2006年3月獲團市委成都青年志願者協會頒發2005年度成都青年志願者先進集體。
2006年4月獲局團委頒發2005年度“五四紅旗團組織”。
2006年6月獲市衛生局頒發領導班子“四好”活動先進集體。
2006年6月獲市總工會頒發工會系統“四五”普法先進單位。
2006年10月獲市總工會頒發先進職工之家。
2006年3月獲武侯區委區政府頒發2005年度“平安創建”暨綜治工作先進集體。
2008年4月獲省總工會省衛生廳頒發省衛生系統院務公開先進單位。
2008年11月獲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頒發成都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2008年2月獲市衛生局頒發2007年度目標工作先進單位。
2008年3月獲市衛生局頒發《成都市志(1990-2005年)衛生續志工作》先進集體。
2008年3月獲市衛生局黨組頒發領導班子“四好”活動先進集體。
2009年2月獲武侯區委武侯區人民政府頒發2008年度平安創建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9年1月獲市衛生局頒發2008年度健康教育先進單位。
2009年2月獲市公安局頒發2008年度內保系統“平安單位”。
2009年3月獲市衛生局系統工會頒發採血四組巾幗文明示範崗。
2009年3月獲市衛生局系統工會頒發公民獻血科機采室巾幗文明示範崗。
2009年8月獲市衛生局頒發“6.5”公車燃燒事件醫療救治工作突出貢獻。
1996年3月18日成都市血液中心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成都市血液中心為“成都市愛國衛生紅旗單位”稱號。

無償獻血宣教推進

獻血者接待室獻血者接待室

成績顯著。自199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成都市在省、市委政府的關心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下,推行無償獻血制度,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大宣傳力度,發動民眾廣泛參與。近六年,共有44萬人次的公民無償獻血,街頭自願無償獻血達17.8萬人次。2004年成都市無償獻血成功的實現了由政府指令性計畫獻血向公民自願無償獻血轉移,臨床用血100%來自於自願無償獻血者,為邁入自願無償獻血先進城市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都市血液中心履行省級血液中心職能,承擔著無償獻血招募、安全血液、臨床科學用血等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項目,對省內血站和醫院提供技術指導,已成為帶動全省輸血事業發展的龍頭單位。

機采機采

中心黨委率領全體職工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注重“團結、友善、奉獻’團隊精神的培養,中心先後榮獲市級文明單位標兵、愛國衛生紅旗單位、優質服務最佳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消費者三年無投訴單位以及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等數十項獎勵。1999年成都市被評為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2005年中心榮獲成都市和四川省表彰的無償獻血促進獎。成都市血液中心將以現代化的設施、先進的技術、一流的人才,為保證臨床用血提供優質的服務,進一步推進輸血事業的發展。

供血應急演練

··

為確保突發事件或血液庫存不足時醫療機構急救用血需求,中心於9月28日開展了2010年采供血應急演練。
演練總指揮為中心主任王乃紅,現場指揮為中心副主任楊群身。業務科負責演練工作的具體安排和協調。演練內容包括突發信息管理系統故障的及時排除和應急手工發血、應急外出採血、應急稀有血型和血小板採集、應急血型鑑定、應急送血。
28日晚18點,演練現場指揮楊群身副主任發出了演練開始指令,總值班接指令後相繼通知科教信息科、儲血供血科、公民獻血科、機采室、血型參比實驗室、車隊開始應急故障排除、發血、採血、血型鑑定和送血演練。各部門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演練要求項目。
本次演練檢驗了中心相關部門的應急能力和通信暢通情況。各部門演練評估結果均為合格。辦公室和宣傳招募科也參加了應急演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