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成汭(?-903),原名郭禹,山東青州人,唐末五代時任荊南節度使。

生平事跡

年少時無行,曾因醉酒殺人,亡命於賊中,改名為郭禹。此後,投奔荊南節度使陳儒,被任命為裨校。不久,淮南節度使高駢手下大將張瑰、韓師德因受呂用之排擠,投靠荊南,陳儒命他們攻擊抗命的朗州刺史雷滿,誰知張瑰反而回兵把陳儒殺了,自稱節度使。張瑰對郭禹的勇武頗為忌憚,郭禹於是率千餘人南奔歸州,據城自稱刺史,招徠流亡,勤加訓練,擁有精兵三千人。881年初,曾投降黃巢的原蔡州節度使秦宗權垂涎荊南富庶,遣其弟秦宗言來攻,張瑰固守二年之久,城中死者相繼,以至人相食,但秦宗言最終不能攻克,退兵。886年,秦宗權又命山南東道留後趙德諲包圍江陵,張瑰向郭禹求救,郭禹與峽州刺史潘章聯兵來援,趙德諲退走。887年12月,趙德諲再次圍攻江陵,城中力疲,復州長史陳璠斬張瑰出降。趙德諲破城後,盡掠城中財物,留下大將王建肇守城。此時,郭禹從歸州出兵,先襲破清江,擒守將牟權,再攻江陵,擊敗了王建肇,後者逃奔黔州,唐昭宗於是任命郭禹為荊南留後。
郭禹自此恢複姓名為成汭,當時荊南屢遭兵災,人口只剩下十七戶。成汭勵精圖治,以賢士賀隱為智囊,言聽計從,勤政愛民,招集流亡人士,減免賦稅,通商務農,只數年人口即恢復為數萬戶,這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只有成汭和鎮國節度使韓建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人民安居樂業,時人稱之為北韓南郭。
成汭執掌荊南大權,雖有政績,但也有內患,夔州刺史韓楚言不服,西川節度使王建派兵占領忠州,秦宗權派大將常厚屯白帝城,準備聯合推翻成汭。危急之際,成汭命大將許存偷襲白帝城,大破常厚,再一舉攻占夔州,韓楚言自殺。896年,成汭率領大將趙武、許存等人溯江而上,向退守黔州、自稱武泰節度使的王建肇展開攻擊,一舉攻克,王建肇收餘眾退保豐都,許存乘勝攻取渝、涪二州。成汭對許存的勇武非常忌憚,於是任命大將趙武為武泰留後,只以許存為萬州刺史。許存不服,怠於政務,成天以踢球為樂,成汭認為他要叛變,派兵攻擊,許存投奔前蜀王建。趙武不斷進攻豐都,王建肇堅持不住,也歸附王建。不久,朝廷正式任命成汭為荊南節度使,後又累進為檢校太尉,中書令、上谷郡王。903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手下的鄂州守將杜洪背叛,向後梁求援,後梁太祖朱全忠派遣大將康懷英率兵來救,同時派人通知成汭和武安節度使馬殷、武貞節度使雷彥威共同出兵,一舉消滅割據淮南的楊行密。
此時的成汭一反早年保境安民的策略,也有了擴張地盤的野心,於是動員境內財力,建造巨艦二百餘艘,規模如同府第官署,叫做“和州載”,其餘叫做“齊山”、“截海”、“劈浪”之類的很多,徵調所有軍隊共十萬以救援鄂州為名,俟機奪取淮南土地。掌書記李珽勸告說:“現在每艦載甲士一千人,稻米又多了一倍,一旦有變,不能輕易移動。淮南兵敏捷輕快,難與角逐。武陵的雷彥威、長沙的殷都是我們的仇敵,怎么能不考慮後顧之憂?不如派遣勇猛的將領駐守巴陵,大軍與之隔岸相對,堅守壁壘不出戰,不過一個來月,淮南兵食盡就會自己退走,鄂州就解圍了。”成汭自恃兵強,以為攻無不克,沒有聽從。
結果,成汭率軍剛剛東下,還沒有到達鄂州,武安節度使馬殷就派大將許德勛率水軍一萬餘人,武貞節度使雷彥威派大將歐陽思率水軍三千餘人,在荊江口會合,乘虛突襲江陵,5月10日即將江陵攻克,盡掠人口和貨財而去。成汭的將士聽說家亡財空,軍心渙散,都沒了鬥志。
這時,成汭仍然企圖奪取淮南的地盤,挽回損失,但他碰到的是楊行密手下第一名將李神福。經過偵察,李神福斷定成汭“戰艦雖多,但彼此不相連續,容易制伏,應當急速發兵攻擊”!5月12日,李神福派大將秦裴、楊戎率領精兵數千在洞庭湖的君山迎擊,趁風縱火,把成汭打得大敗,盡焚成汭的艦隻,荊南將士爭相逃散,一敗塗地的成汭無家可歸,只好投湖自殺。這時的江陵被雷彥威占領,夔、施、忠、萬四州被前蜀奪走,成汭甘心經營的荊南地盤灰飛煙滅。
成汭晚年,聽信岳父讒言,認為諸子不孝,全都親手殺死,因此死後絕嗣。由於成汭是聽命於自己,才導致如此下場,朱全忠為了掩人耳目,還假惺惺的上表給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說成汭為國盡忠,請求立廟給予表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