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戟

戊老祖籍江西吉安,幼年遷居廣西柳州。祖父給他取的名字叫劉祖漢,後來他投筆從戎參加革命時改名為王影。戊戟是他開始寫武俠小說時才取的一個筆名。他的人生經歷其實也頗富有傳奇色彩。他出身於商賈之家,卻並沒有秉承父輩那種經商的天分,自小偏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並且特別鍾愛《七俠五義》、《施公案》、《彭公案》之類的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的小說,往往讀得盪氣迴腸熱血沸騰。那時他心中有個願望,有朝一日也要一柄青鋒一匹瘦駒一襲長袍行走江湖。後來他果真偷偷離家出走,憑藉年輕人一腔熱血衝動跑到一江之隔的廣東參加了粵中縱隊,成為一名游擊隊員。那年他20歲。

寫作之路

在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了大半年,全國解放了。戊老先後在粵贛等地的文化部門工作。不料在反胡風集團時,他莫名其妙被當成“胡風分子”被揪了出來。1959年,他一不留神又被列為“特嫌分子”而被內控使用。“文革”開始,因他一直在文化單位任職,所以毫無疑問被視為“ 臭老九”而打入另冊,經常要接受造反派們對他的“教育”和“改造”。其間幾多風雨,幾多坎坷,真是一言難盡!

文革結束,倒轉的乾坤扭正過來。戊老這才感到可以透一口氣了。然攬鏡自顧,華發早生,幾十年拋擲的光陰再也拾撿不回了,激憤之情難以言表。此時他被擢升為佛山文藝創作研究室副主任,同時出任《佛山文藝》副掌門。

可是當時擺在他眼皮底下的窘況是,作為地市級的文藝期刊《佛山文藝》發行上不去,讀者不愛看,攤派到基層文化部門的雜誌被人們一捆一捆拎回去做了枕頭。怎么辦?

這時候,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港台武俠小說家的作品在大陸搶灘登入,《射鵰英雄傳》、《七劍下天山》等風靡一時,讀者爭相購買,一睹為快。戊老以一個編輯家敏銳的觸角感覺到這是一個市場。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文化市場一定要自己占領,你不占領就會被資產階級占領。出於一種責任感,戊老開始試著去寫第一部武俠小說《神州傳奇》,一邊寫一邊在雜誌連載。不料還未連載完畢,竟在文藝圈子內激起軒然大波。有人公開指責這部作品是“歪門邪道”、“不正統”、“ 品味低”的東西,“離曬大譜”(太離譜了)。不少同事私下勸他注意把握分寸,別去冒風險,小心吃虧。與此反應截然不同的是,許許多多讀者對這部小說持肯定的態度,並盛讚寫得好,“弘揚了中華民族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的傳統美德,給人一種積極的不畏邪惡的向上的勇氣。”當時任廣東省文化廳廳長的唐瑜同志以及佛山市文化局局長謝金雄同志看過連載後,也對他的創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鼓勵他繼續寫下去。

讀者的支持與領導的鼓勵使戊老心裡有了底,他堅信自己走的路子是對的。文藝作品就是要絕大多數民眾看的,只要民眾喜歡就說明是成功的。很快,他又投入到第二部小說《江湖傳奇》的創作中去,沒想到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並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武俠小說家。

戊戟現象

從1983年至今,戊老埋頭致力於武俠小說創作,以一種鍥而不捨堅韌不拔的求索精神,先後創作完成了《武林傳奇》、《江湖傳奇》、《黑鷹傳奇》、《嶺南一劍》等9部長篇武俠傳奇小說,累計近900萬字,並先後有五部結集出版,在國內公開發行。另有兩部也可望在年內出版。這些作品的問世不僅贏得了廣大讀者對他由衷的崇敬與喜愛,也奠定了他在我國武俠小說界的地位。

隨著戊老的知名度愈來愈高,擁有的讀者群人數愈來愈多,不少報刊雜誌把提高發行量擴大影響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說來也真奇怪,論哪家報刊登載了戊老的武俠小說,發行數量都會節節攀升,占領不少市場份額。這一現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稱為“戊戟現象”。

江門市一家文藝刊物在連載戊老的作品之前,僅印8000份,還有積存現象,乾脆改為內部攤派發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傳奇》後,銷量一下躍升了10倍,喜煞了該刊的老總。廣州市一家民眾文化性質的雜誌以前的發行量僅1萬份,因為印數不大,當時在一個機關小印刷廠印刷。自登載了戊老的《奇俠傳奇》後,印數提高到十幾萬份,只好拿到外面規模較大的印刷廠去印。

戊老的第一部小說連載完畢準備結集出版時,當時不少人擔心,這部小說已經在雜誌上面連載過了,出書還會有人買嗎?出版代理商也憂心忡忡害怕賠錢。等書印出來的時候,戊老專門跑到印刷廠去觀察效果,結果發現廠門外排了一條長龍,很多經營書店的個體老闆等候批發。印刷廠一位老工人告訴他,出現這么火爆的情況他僅見過兩次,一次是印賈平凹的《廢都》,一次就是這回了。結果首印的3萬冊被搶購一空,代理商不但沒賠錢,還賺了錢買了房子裝了空調。

不少報刊編輯部的老總正是看中了戊老作品中所蘊藏的巨大市場潛力,所以才紛紛登門求稿的。有一段時間,他不得不同時為三家月刊一家周報供稿,四部長篇武俠連載同時要“按揭”出籠,月產量接近10萬字。儘管這樣,還是難以應付更多的登門約稿者。無奈之下,戊老只好以“年事已高力不從心”為由婉拒了。的確,他當時已是60多歲的老人了,每天早上8:00起床開始動筆,中午休息1個半小時又要繼續寫作。深夜一點半後上床休息,大腦又在醞釀第二天的故事情節。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對於一個花甲老人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負累。若沒有一種熱愛和奉獻精神,是很難做到這點的。

一次, 廣西一家雜誌主編打來電話,請戊戟無論如何給他們一部長篇。戊老自然不敢答應。那位主編十分奇怪地問:“你不是有個寫作班子嗎?鼓搗一部長篇還難嗎?”令戊老哭笑不得。戊老哪來的“寫作班子”?他寫作甚至連電腦也沒用上,至今都是一筆一畫在稿紙上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地爬。寫到一滿意的地方,還要撕掉重新再來。可以問心無愧地說,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稱得上是心血之作。他曾經對家人說過,愈是讀者愛著我的作品,就愈是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去寫,儘可能把最精美的東西奉獻給他們。

鑒於戊老在武俠小說創作領域取得的突出成績,廣東省文聯於1993年向他頒發了“廣東省通俗文學獎”榮譽證書。據悉,榮膺此項殊榮的戊老是第一人。順德市一位農民企業家因為喜愛讀戊老的作品,聯合了一家文化單位為他頒獎。農民獎作家在文藝界還是破天荒的事情,當時各大傳媒均對此事作了報導,在文壇一時傳為佳話。

《神女傳奇》

在戊老的武俠世界中,邪惡與正義相逐,奸佞與忠善相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奇詭多變的人物個性以及險惡異常的江湖環境使人如身臨其境,讀後有一種酣暢淋漓十分盡興的感覺。他的小說沒有多渲染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沒有陷入江湖幫派之間相互仇殺的小圈子裡,他的小說中始終張揚著一股正氣,一種使命,這股正氣和這種使命往往與民族大義與家國憂患緊緊聯繫在一起。可以說,一腔熱血,錚錚鐵骨,凜凜正氣,鑄就了他的作品與眾不同的魅力。

在談及讀者為什麼熱衷於去讀武俠小說時,戊老頗有感慨地對記者說:“任何一個時代和社會,都有自身的不足或局限。人們總有一些想說不能說的話,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所以人們就希望能夠有一個‘超人’出來,替他們說話做事,伸張正義。而武俠小說正迎合和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心態,所以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緊接著,戊老話鋒一轉:“一部好的武俠小說,絕不僅僅寫一些打打殺殺的故事,它要告訴人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要激起人們心中對正義的追求,對尊嚴的嚮往,對民族氣節的捍衛。可惜眼下這類作品太少了,包括港台的一些武俠作品的格調品味都不太高,老是把人物定位在‘小我’上面,從而失去了很多有益的東西……”

戊老已推掉其它刊物的稿約任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神女傳奇》的創作中去。畢竟年事已高,寫完這部長篇,他便打算“退出江湖”頤養天年了。為了寫好這部小說,戊老曾在家人的陪同下,專程趕到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一些地方實地採風。在採風期間,他深入到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與當地人同吃同住,聊天交談,收集到大量原始民間素材,並與他們結下深厚友誼。

接戊老的創作總體構思,這部小說將以一位叫神女的姑娘行走江湖為主要線索,以明朝魏忠賢時代為背景,其中牽涉到皇宮內院、東廠西廠以及武林幫派之間的種種矛盾和糾葛,以往書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如黑豹、聶十八等也將在本書中再度出現。讀者既可從中領略到錯綜複雜的高潮迭起的驚險故事,也可窺視一下明代的社會現實,更可以從中得到某種人生的啟迪與反思。戊老每天硬性“攤派”給自己3000字任務,抓緊時間趕寫這部封筆力作。因為本書的所有故事情節都將帶有大結局的性質,所以戊老花費的心血比以往更多一些。

“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在戊老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作家無怨無悔執著追求奮鬥不息的高尚情懷。他曾對一位來訪的同事說:“我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寫到老。”短短一句話,既是對自己一生頑強拼搏概括和總結,更顯示出他對社會對讀者所負有的一種高度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順便提一句,戊老並不是 武林 高手,也沒有什麼“武林秘笈”之類的東西。不過,他是一位通曉中國歷史的作家,曾在國內一所名牌大學面壁修行了4年。想拜師學武藝的朋友可能覺得失望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