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量表

態度量表

態度量表,即對態度作定量測量的工具。對態度作定量測量的工具作為一種潛在變數,無法直接被觀察到,但可通過人的語言、行為以及對外界的反應等間接地進行測量。

基本信息

概念

態度量表,即對態度作定量測量的工具。態度作為一種潛在變數,無法直接被觀察到,但可通過人的語言、行為以及對外界的反應等間接地進行測量。態度量表是常用的且較為客觀的測量態度的工具。它能夠測量出態度的方向和強弱程度,通過一套有關聯的敘述句或項目,由個人對這些句子或項目作出反應,根據這些反應推斷個人以至團體的態度。

具體分類

態度量表態度量表
態度量表大致可分為單維度量表(Simpleattitudescales)和多維度量表(Categoryscales)兩類。
單維度量表根據其編制方法有李克特的累加評定法、格特曼的量表解析法、瑟斯頓的等距測量法等。其中,李克特量表一直是流行較廣且具有影響的一種量表。
多維度量表中以語義差異量表和社會距離量表較為常見。

利克特量表-總和量表
李克特量表是由一組與測量問題有關的陳述語和記有等級分數的答案組成的並以總分作為評價依據的主要用於測量態度等主觀觀指標強弱程度的社會測量表。它由一組句子所構成,這組句子是從圍繞所要測量的問題蒐集到的眾多句子中,採用項目分析方法篩選出辨別力較強的句子組成。根據被調查者對這組句子的各項回答,使用總和計分方式,以判明其態度的強弱。它的特點有:
①主要套用於測量態度意向等主觀指標
②它由一組陳述語及其等級分答案組成。
③答案一般分成五個等級,分別記以1、2、3、4、5,具有排序功能。
④評判回答者態度強弱的依據是他在所有陳述語上的得分總和。
利克特量表有一個假設前提,即認為每一個敘述句在測定態度時均起同等作用,在表現態度的程度差別時,其能力是相同的。研究者在使用利克特量表所獲結果時必須充分注意到這一點。

格特曼量表-累積量表
格特曼量表是由一組與測量問題有關的陳述語或問句及其“是”“否”答案組成的主要用於測量態度等主觀指標強弱程度的一種累加量表。它是由一組排列成階梯的問題所構成,只有達到第一個問題測定的態度強度後,才有可能在第二個問題上表現出更強的態度。凡達到第二個問題測定的強度者也一定達到第一個問題測定的態度強度,即每個問題測定的強度是積累的。
格特曼量表強調一致性,測出的態度在實質內容上保持一致,避免了利克特量表中總分相同而內容不一致的矛盾。它的設計辦法是累加的,作一項肯定回答得1分。猶如上台階,它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如果回答者對強度程度較大的問題作出了肯定回答,那對強度較小的問題也應該是肯定回答。即只有得到了第1分、第2分,才能得到第3分。這與李克特量表有很多途徑得到3分的情況就不一樣。這就克服了李克特量表只看總分不顧具體項目上的差異這一缺陷。因此,它的特點是:
①格特曼量表的答案比較簡單,只有是否或同意、不同意兩個態度相反的答案,肯定答案得1分,否定答案得0分。
②它在根據回答者得分高低作出態度強弱評價時,顧及了他們在具體問題上存在的差異。
③它在對回答者得分匯總排序的同時,對測量用的陳述語或問句也進行了排序。它認為每個陳述語或問句所代表的態度強度是不一樣的。回答者在低強度的問句上作了否定回答,那在高強度的問句上更應該是否定回答。
④它不僅能評價回答者的態度,而且可以對量表本身作出評價。反常比率,一致性係數。

瑟斯頓量表-等距量表
瑟斯頓量表是瑟斯頓為構造品質態度測量方法而設計的一項技術,即從單一的維度測量態度。它由在測量態度的尺度上間隔相等地排列的一組題目組成。實施時,受試者就量表各項目表示贊同或不贊同,將每個受試者贊同的量表項目依分數高低排列,選擇居中的項目分數為該受試者有態度分數。
該量表的編制步驟為:
①蒐集與所研究的態度主題有關的廣泛的觀點和見解並按照從最消極到最積極的等級排列。
②通過大量的判斷把這些觀點分到11個等級中去,這些等級是按對態度主題從最消極到最積極的次序排列的。
③計算各條觀點在11個等級中的次數分配。根據累積次數百分比圖,決定每一項目的中位數與四分位數(Q值)。Q值大的陳述句由於其意義不明確而被刪除。對剩下的觀點進行內部一致性項目分析,把不一致的陳述句作為離題的項目刪除。
④從剩下的一致性高的、意義明確的觀點中選擇Q值小的觀點構成量表,它們的量表值(評分中位數)是從1~11排列的。
該量表是由調查表中的每一組11個等距觀點中選出的二個或更多的陳述句組成。被試者找出所有他們同意的觀點,而每位被試者所贊同的項目依分數從高到低排列,居中的項目分數便為其態度分數。
如果題庫中有足夠多的測題,那么選擇一些配對的測題便可建構兩套相同的測驗,從而確定態度得分的信度。
與其他技術相比較(如利克特量表古特曼量表和奧斯古德量表),瑟斯量表有其優越性,但它非常耗時,它大部分已被新發展起來的態度測量技術所代替。然而瑟斯頓量表是行為固定等級量表編制的關鍵環節。

語義差異量表
語義差距量表是運用若干語義相反的極端形容詞(短句)來調查應答者的態度,它實現了把個人的定性判斷轉換為可以定量分析的方式。語義差距量表包含了一系列反映研究對象的不同屬性的相反的形容詞,受訪者通過指出在連續序列中的定位來反映對每個屬性的印象。
在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研究中,語義差異量表被廣泛用於文化的比較研究,個人及群體間差異的比較研究,以及人們對周圍環境或事物的態度、看法的研究等等。語義差異量表以形容詞的正反意義為基礎,標準的語義差異量表包含一系列形容詞和它們的反義詞,在每一個形容詞和反義詞之間有約7-11個區間,我們對觀念、事物或人的感覺可以通過我們所選擇的兩個相反形容詞之間的區間反映出來它要求人們記下對性質完全相反的不同辭彙的反應強度。
語義差距量表能夠度量不同特性在被訪者心目中的差別,通過累加各種特性所收集的分數可以得出該答案的總分數。
首先要確定被測量對象相關的一系列屬性,對於每個屬性,選擇一對意義相對的形容詞,分別放在量表的兩端,中間劃分為5個、7個甚至9個連續的等級。受訪者被要求根據他們對被測對象的看法評價每個屬性,在合適的等級位置上做標記。語義差異量表看起來似乎是評級量表,可以作為等距量表來處理,但由於諸多屬性形容詞並沒有可比性,所以最好當做順序量表對待。
由於功能的多樣性,語義差異量表被廣泛地用於市場研究,用於比較不同品牌的形象,以及幫助制定廣告戰略、促銷戰略和新產品開發計畫。

社會距離量表
社會距離量表是用以衡量人們對某個事物態度的重要工具,亦是一種研究偏見行為成分的重要工具。主要用於測量人際關係親疏態度和社會距離等。量表制度的根據是,人對某一群體的偏見越深,就越不願與該群體的成員交往。
測量的方法是由研究者設計出一套能反映不同社會距離的意見,讓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看法,根據自己感情的第一反應,從由密切到疏遠的七種關係中選出自己願意與某個群體的一般成員產生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關係。然後根據自己的選擇在相應的意見項內打上記號,再把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的態度距離加以統計,製成曲線圖。
曲線圖反映了一個群體對某個對象所持的態度的距離分布。不同的群體對同一事物的態度的距離分布可作比較,同一群體對幾個事物的態度距離分布也可以作比較。
事實證明,社會距離量表不論是在測量一般社會距離(接受或拒斥外來群體的傾向性)的個體差異方面,還是在測量群體偏好程度方面,都有極高的信度。
博加達斯的社會距離量表:
你願意讓黑人:
生活在你的國家嗎?
生活在你的社區嗎?
住在你的那條街嗎?
做你的鄰居嗎?
同你的子女結婚嗎?
每一選項的分值從弱到強為1-5分,被試的態度為其選擇的最強的項目分數,這個分數除說明被試者的態度外,還顯示出被試者的態度結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