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學院大學生藝術團

2006年9月,惠州學院大學生藝術團豐湖校區成立。 藝術團結構改組為:最高行政機構:團長團;三大後勤部門:秘書處,網路宣傳部,外聯部;六大演藝部門:主持朗誦部,舞蹈部,歌唱部,綜藝部,器樂部,模特禮儀部。 藝術團結構改組為:最高行政機構:團長團;四大後勤部門:秘書處,網路宣傳部,外聯部,編輯部;六大演藝部門:主持朗誦部,舞蹈部,歌唱部,綜藝部,器樂部,模特禮儀部。

簡介

惠州學院大學生藝術團是院團委直接領導下的一支勇於創新、認真負責、團結合作的隊伍,是一個代表著惠州學院藝術整體水平的民眾性業餘文藝團體。大學生藝術團作為院七大組織之一,自2004年成立以來,積極參與策劃學校的重大文藝演出和其他藝術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代表學校參加全國、省、市的各類文藝演出和比賽,為學校贏得榮譽。其對於校園文化的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精神理念

活動宗旨:大學生藝術團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文藝形式反映大學校園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宗旨。大學生藝術團主要致力於豐富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培養和發揮同學們的各種藝術特長,鍛鍊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發展目標:在院團委領導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藝術團正不斷地邁向強大的發展道路。在惠州學院無數代學子們的勤奮努力和精心耕耘下,大學生藝術團現已成為學院的一流文藝表演團體,他們正努力朝著成為惠州人民的大學生藝術團、廣東高校的一流大學生藝術團甚至更遠的目標邁進。

發展歷程

2004年

起初是一群歌舞愛好者的思想萌動,大家希望有一個組織能給喜愛藝術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現才藝的舞台,這是藝術團最初成立的原因。
9月,惠州學院大學生藝術團在金山湖校區由第一任團長陳艷芬及其他幾個經管系學生聯合正式宣布成立。剛成立的藝術團主要面向藝術系及經管系學生招新,最初團員僅五十餘人。和其他社團一樣,藝術團成立之初也經歷過一窮二白的艱難階段。剛開始的經費主要有團員攢錢解決。

2005年

11月20日,為了解決一些經費問題,藝術團承接了某商場舉辦的慶祝聖誕節演出活動,首次進行了大型外場演出,這也是藝術團成立後的第一次商業性演出。

2006年

9月,惠州學院大學生藝術團豐湖校區成立。各部門招新範圍擴大,越來越多的非藝術系學生加入藝術團。兩校區總人數超過兩百人。
藝術團結構組成為:最高行政機構:辦公室;五大後勤部門:秘書處,宣傳策劃部,外聯部,人力資源部,網路技術部;六大演藝部門:主持朗誦部,舞蹈部,歌唱部,綜藝部,器樂部,模特部。

2007年

藝術團團旗方案CIS標誌確立。
停止“人力資源部”,“網路技術部”,“綜藝部”更名為“曲藝部”。
藝術團結構改組為:最高行政機構:辦公室;三大後勤部門:秘書處,宣傳策劃部,外聯部;六大演藝部門:歌唱部,舞蹈部,器樂部,主持朗誦部,模特禮儀部,曲藝部。

2008年

7月,惠州學院新老校區學生藝術團合併。
“宣傳策劃部”更名為“網路宣傳部”,新增三大培訓部門。
2008年11月5日惠州當地報紙《東江時報》在“校園周刊”欄目以《舞出精彩人生》為題採訪報導惠州學院大學生藝術團。
藝術團結構改組為:最高行政機構:辦公室;三大後勤部門:秘書處,網路宣傳部,外聯部;六大演藝部門:主持部,舞蹈部,歌唱部,器樂部,模特禮儀部,曲藝部;三大培訓部門:舞蹈俱樂部,吉他俱樂部,武術隊。

2009年

藝術團章程最終完成。
“曲藝部”更名為“綜藝部”。
藝術團結構改組為:最高行政機構:團長團;三大後勤部門:秘書處,網路宣傳部,外聯部;六大演藝部門:主持朗誦部,舞蹈部,歌唱部,綜藝部,器樂部,模特禮儀部;三大培訓部門:舞蹈俱樂部,吉他俱樂部,武術隊。

2010年

停止三大培訓部門。
藝術團結構改組為:最高行政機構:團長團;三大後勤部門:秘書處,網路宣傳部,外聯部;六大演藝部門:主持朗誦部,舞蹈部,歌唱部,綜藝部,器樂部,模特禮儀部。

2011年

新增“編輯部”。
開始出版藝術團第一期團刊《藝韻》。
藝術團結構改組為:最高行政機構:團長團;四大後勤部門:秘書處,網路宣傳部,外聯部,編輯部;六大演藝部門:主持朗誦部,舞蹈部,歌唱部,綜藝部,器樂部,模特禮儀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