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性進食

情緒性進食

情緒性進食(emotional eating)指的是因為飢餓以外的原因產生的食慾,比如某種情緒在刺激人吃東西。特別是當人處在不開心、緊張、壓力大、焦慮等負面情緒狀態,就會特別想吃東西,而且很難控制。這種飲食行為很容易導致超重和肥胖。研究人員指出,情緒性進食只會讓人陷入肥胖的惡性循環。情緒性進食後通常會有罪惡感,而正常進食則不會。

概述

情緒性進食情緒性進食
大多數人的減肥事業常常會陷入一個怪圈中。減肥需要控制飲食,控制飲食容易讓情緒失控,當負面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很容易化悲憤為食慾,吃完之後的內疚情緒又會帶來壓力……這種通過吃來安慰自己、撫慰情緒的行為,就是所謂的情緒性進食和壓力進食。

在壓力狀態下,用吃來平靜自我的行為既是壓力進食也是情緒性進食。二者區別在於,情緒性進食不包括用於解決飢餓問題的生理性進食,指的是用於處理任何情緒的進食行為。也就是說,有情緒性進食問題的人,無論是開心或是難過時,都會採取吃東西的方式來鼓舞、延長、減少或是避免自己的情緒問題。

大多數人都有輕微的情緒性進食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給我們提供安慰。比如,經前愛吃甜食、在電影的刺激橋段用力咀嚼爆米花、繁忙的一天后吃個冰淇淋慰勞一下自己……只要不讓進食成為緩解情緒的習慣或唯一安慰方式,都不會造成什麼大問題。但如果為了安撫情緒而進食已經成為你的日常習慣,那它將會讓你無法克制的攝入過多熱量,導致體重失控。

病因

情緒性進食發生是多因性的,飲食習慣與食量過多是重要原因,性格內向、喜靜、運動不足的以及精神健康或者更嚴重者人多具有發生肥胖的可能性。有人發現當情緒波動時有74%的肥胖症患者食量增加,而非肥胖症者在心理障礙時則吃的較少。另外,一個重要的心理變化就是肥胖人隨著體重的增加,

檢查

大吃一頓來暫時消除情緒上憂鬱或低落,食物可以迅速帶來滿足感,然而事後總是會為這種行為感到內疚和痛苦這就是情緒性進食一般的特點。可以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診斷。

如何避免

1.找出情緒性進食的原因

情緒性進食情緒性進食
不管原因是什麼,大吃一頓可能是一個暫時消除憂鬱的好辦法。然而事後總是會為這種行為感到內疚和痛苦。非飢餓時的進食是一種條件反應,它有可能消失也有可能再次發生。舉例來說,你發現自己處於情緒性飲食的狀態。為應付這一狀況,你有必要採取兩個重要的行動。首先一個就是確定引起你的憂鬱並導致你進食的時間,主題或是氛圍。可能你是因為天氣而情緒低落;也可能是你父母的電話給你帶來了思緒的混亂;還有可能是工作上的麻煩或是朋友之間的不開心。

2.確定煩惱的原因

一旦你確定了自己抑鬱的原因,你就可以對你的心情做出其它不同的反應。也許你願意給那些關心你的家人和朋友打個電話。或者你還可以在白天花上一點時間邊喝茶或咖啡邊欣賞落日。或許你還會發現散步和聽音樂都會對你非常有幫助。關鍵的一點就是進食並非消除抑鬱的最佳辦法,尤其是當你控制體重的時候更是如此。除非你明白你情緒性飲食的原因,否則你不可能學會對它的採取新的反應。當你想通過進食來使自己情緒高漲的時候,就要三思了。你還有很多其它的選擇,它們之中的一部分可能對消除抑鬱有更持久的功效。

3.關注自己的情緒

要關注自己的厭煩情緒,關注它發生的時間和原因。如果你經常性地感到厭煩,你需要從你的精神高度來尋找你的生活缺少了什麼。如果你情緒消沉,你可以嘗試把它當作你產生厭煩情緒的根源,想想能不能從中得到幫助。情緒消沉會對你的健康和長期的幸福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你非常有必要對其表示關注。

如果你是因為生活的無趣而感到厭煩,那你可以創造生活的樂趣。不要在推遲這個偉大的探險活動了。花一些精力來考慮什麼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你怎樣才能用一種更有意義的方式來實現它。在我們成長和變化的生活中充滿了機會,但機會是不會主動找上門的。你需要去尋找機會並把它轉變為現實。“我不行”,“我要照顧孩子”,“我太累了”,當你說這些話的時候,可能你已經打敗了自己。實際的情況是“你能”,“孩子也需要更有活力,更積極的父母”,“當你專注於那些能夠鼓舞你的事情時,你也就不會覺得累了”。

4.創造好的情緒 

你還不能忘記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花一些時間來考慮下面的問題:什麼能引導我們度過艱難的時刻?什麼能夠促使我們不懈地努力?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又如何不斷地超越自己?這些問題的思考對你非常重要。你的宗教信仰需要不斷地滋長,你的心智需要不斷地接受挑戰,你的世界觀也需要不斷地更新。花點時間來考慮自己精神方面的問題,這將對你思想的平和大有裨益。

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愛是生活給予你的禮物。包括你在內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遭遇困難,但你要對快樂,愛,以及美妙的人生時刻充滿希望。不要因擔心而變得沮喪。不要緊張,從容地享受生活給你帶來的愛。

預防

1.克制欲望:是的,你的確非常想吃東西,但先克制一下吧。可以試試5分鐘策略。在你想吃東西的時候,克制5分鐘之後再吃,下一回,克制10分鐘,到了你能克制20分鐘的時候--你根本就忘了吃東西這回事。 

2.先喝杯水:在吃東西前,先喝杯水,這讓你能緩解情緒(無論是好的或壞的),而且感覺到肚子飽飽的。

3.用低熱量食物塞飽肚子:冰櫃里,儲存點低熱量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最好的選擇。當你非常想吃東西的時候,也只有這些東西可以選擇。 

自我評測

情緒性進食情緒性進食
以下是用食物調整情緒的一些日常表現,可一一對照,在認同的項目後打(√)。如果超過半數的項目都認同,就要警惕情緒性進食問題在主導你的體重:

•吃東西使你進入了一種恍惚或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的狀態。

•咀嚼或大口嚼東西使你感覺很好。

•你並不餓,卻不能停止進食,而且你意識不到自己在不停的吃。

•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緒,都會讓你有吃東西的欲望。

•一直尋找吃的東西,但總不能找到令人滿足的食物。 

•連續不斷地吃東西,同時你不能確定你想吃的東西是什麼。

•連續不斷地吃東西,甚至當你感覺它並不能滿足你時,還是會那樣做。

•吃東西時,會有強烈的安慰感。

•強烈需要嘴裡有一些味道好的東西。

•將吃東西作為一种放松的方式。

•在一個壓力事件之後或當你很焦慮時,吃東西的速度很快。

•可以感覺到自己的進食情緒,如:“我吃這塊糖是因為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吃那些你甚至不喜歡吃的食物,只因為它們在那裡,而你需要安慰。

•為了避免無聊而吃東西。

•儘管在生理上營養充足,但是在大多數時間裡,情緒卻很空虛。

•總是尋找一種特定的食物(如朱古力),因為它會改變你的心情。

•準備或購買食物,以便你在“需要”它們時,你就可以馬上吃到它們。

•在重要事件和壓力事件(如家庭聚會和商業會議)發生之後傾向於大吃特吃。

•當你為了安慰自己而不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飢餓而吃東西時,吃東西會導致內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