恧

恧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nǜ,一般的意思是:自愧, 慚愧:愧~。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形〉

自愧 [be ashamed]

恧,慚也。從心,而聲。——東漢·許慎《說文》

山之東西,自愧曰恧。——《方言六》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後漢書·張衡傳》

處之不慚恧。——《漢書·王莽傳上》

內負宿心,外恧良朋。——嵇康《幽憤歌》

又如:恧顏(慚愧);恧步(惶愧卻步);恧怩(慚愧忸怩);恧恧(慚愧的樣子);恧然(慚愧的樣子);恧縮(慚愧而畏縮)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六切,音忸。《說文》慙也。從心而聲。《徐曰》心挫衂也。《小爾雅》心愧為恧。《揚子·方言》山之東西,自愧曰恧。
又葉女力切,音匿。《張衡·思賦》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敕。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又或作忸。《六書精薀》從而從心。髡首而心懷慙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