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天文學年表

恆星天文學年表列出18世紀前至20世紀恆星天文學年表。公元前134年,喜帕恰斯創造恆星視亮度的概念,並編制了1,025顆恆星星表。1906年,亞瑟愛丁頓開始用統計學研究恆星的運動。1929年,喬治·伽莫夫提出氫的核融合是恆星能量的來源。1964年,錢德拉塞爾等發展出脈動星在廣義相對論下的理論。

恆星天文學年表列出18世紀之前至20世紀的恆星天文學年表。以下資料來自維基同名詞條

目錄

1.18世紀之前

2.18世紀

3.19世紀

4.20世紀

18世紀之前

。前134年-喜帕恰斯創造恆星視亮度(光度)的概念,並編制了1,025顆恆星的星圖

。1596年-大衛·法比利薩斯注意到米拉的光度變化

。1672年-Geminiano montanar 注意到大凌五的光度變化

。1686年-Cottfried kirch 注意到天鵝座X的光度變化

18世紀

。1718年-愛得蒙·哈雷經由比較希臘時代的天體位置記錄,發現恆星自行

。1782年-約翰·古德利克注意到大凌五的光度變化,並推測是食雙星

。1784年-約翰·古德利克發現第一顆造父變星(仙王座的造父一)

19世紀

。1838年-Thomas James Henderson,瓦西里·雅可夫列維奇·斯特魯維和白塞耳測量出恆星的視差

。1844年-白塞爾解析天狼星和南河三的位置擺動是因為有看不見的暗淡伴星

20世紀

。1906年-亞瑟·愛丁頓開始用統計學研究恆星的運動

。1908年-李維特發現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

。1910年-赫茲史普和羅素各自研究恆星的光度和光譜的關係

。1924年-亞瑟·愛丁頓發展出主序星的質光關係

。1929年-喬治·伽莫夫提出氫的核融合是恆星能量的來源

。1938年-漢斯·貝特和Carl Von Welzsachker 祥述恆星內部的pp鏈和碳氮氧循環

。1939年-Rupert Wildt 認為負氫是使恆星變得不透明的重要離子

。1953年-弗雷德·霍伊爾預測碳12在恆星內部的高溫下可以經由三氦反應生成

。1963年-弗雷德·霍伊爾和William A.Fowler提出超重質量恆星的想法

。1964年-錢德拉塞爾和理察·費曼發展出脈動星在廣義相對論下的理論,並且表示超重質量恆星的不穩定性受到廣義相對論的支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