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飲茶最健康?

原料/調料

如今,茶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地區種茶飲茶,不少人已經把飲茶當作了明目、減肥、利尿、降壓、降脂的保健方法。不過,很多人對茶的認識還是相當不夠的。比如一天應該喝多少茶?一杯茶應泡幾次?自身的疾病與飲茶保健有些什麼關係,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就讓我們為你一一道來。

泡茶有學問

·沏茶的要領

好茶、好水、好茶具,還要掌握好的泡茶技術,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術包括三個要素:茶葉用量、泡茶水溫和沖泡時間。

泡茶時每次茶葉用多少,並無統一的標準,訂書機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乾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為茶壺的1/2-2/3。

對於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度(指水燒開後再冷卻)左右為宜,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因茶葉較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

·一杯茶該泡幾次

茶葉的耐泡程度除與嫩度有關外,主要決定於茶葉加工的方法。初制過程中把茶葉切碎,茶汁就容易沖泡出來,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就慢。

無論什麼茶,第一次沖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總量的50%~55%;第二次沖泡一般約占30%;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從其營養成分(茶葉中的維生素和胺基酸)看,第一次沖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沖泡時約15%,第三次沖泡後,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氣和滋味,一泡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二泡茶雖濃郁,但味鮮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氣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經沖泡則無滋味。

一般的紅茶、綠茶和花茶,沖泡以3次為宜。烏龍茶在沖泡時投葉量大,茶葉粗老,可以多衝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一杯茶從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葉經過多次沖泡,能使一些難溶的有害物質(如某些極微量的殘留農藥)逐漸浸出,對人體有害。理想的泡飲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鮮感,又有茶香味。

喝茶要喝對

·四季飲茶有區別

飲茶講究四季有別,即: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其道理在於:春季,人飲花茶,可以散發一冬積存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苛,能促進人體陽氣發生。夏季,以飲綠茶為佳。綠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止渴、強心。秋季,飲青茶為好。此茶不寒不熱,能消除體內的餘熱,恢復津液。冬季,飲紅茶最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