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王

出處: 《涅槃經·壽命品》:“頭為殿堂,心王居中。”

定義

1 萬法都是從心中生出來的,就是萬法之王,故稱心王。人由心生。
2 出處: 《涅槃經·壽命品》:“頭為殿堂,心王居中。”

基本信息

1 心王,佛家用詞。八識心王,唯識宗將心解析為八,立下八識心王的名稱。此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唯識宗不說心而說識,佛法上謂之方便。事實上,識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識三者,同體而異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識,沒有第七、八識,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識的含義,如《順正理論》卷十一謂:“心、意、識體雖是一,而訓詞等義類有異,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集起故名心者,即相當於第八識;思量故名意者,即相當於第七識;而了別故名識者,即相當於前六識。唯識宗將一心析為八識者,無非是破遣我人“實我”的執著。原來我人通常執著於實我實法,把宇宙萬有視為實體,因此我人說到“心”時,把心視為整體的東西存在。唯識家為對治此等觀念,乃以分析的方法,解析此心為八,以此心不是一個整體的東西,來破遣“實我”的執著。
2 佛教語。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識�p耳識�p鼻識�p舌識�p身識�p意識�p末那識和阿賴耶識。與心所有法相對。見《百法明門論》。亦泛指心。心為三界萬法之主,故稱。 
3 引證 唐 王維 《大唐大安國寺故大德淨覺禪師碑銘》:“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無旱,法將之萬勝。” 唐 劉禹錫 《閒坐憶樂天以詩問酒熟未》:“減書存眼力,省事養心王。”《景德傳燈錄·志公和尚》:“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無十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