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濁音界

心濁音界

在心臟的叩診檢查中,心臟不含氣,不被肺掩蓋的部分叩診呈絕對濁音(實音),其邊界為絕對濁音界;心臟兩側被肺遮蓋的部分叩診呈相對濁音。叩診心濁音界是指心臟的相對濁音界,反映心臟的實際大小。1,叩診採用間接叩診法,受檢者一般取平臥位,以左手中指作為叩診板指,板指與肋間平行放置,如果某種原因受檢者取坐位時,板指可與肋間垂直,必要時分別進行坐、臥位叩診,並注意兩種體位時心濁音界的不同改變。右界叩診先叩出肝上界,然後於其上一肋間由外向內,逐一肋間向上叩診,直至第2肋間。

正常心濁音界(cardiacdullnessborder)

正常人心臟左界在第二肋間幾乎與胸骨左緣一致,第三肋間以下心界逐漸形成一個向外凸起的弧形,在第五肋間處距前正中線最遠。右界除第四肋間處稍偏離胸骨右緣外,其餘各肋間幾乎與胸骨右緣一致。正常心臟第五肋間相對濁音界與前正中線的距離為7~9cm(左鎖骨中線距前正中線為8~10cm)。

心濁音界叩診方法

1,叩診採用間接叩診法,受檢者一般取平臥位,以左手中指作為叩診板指,板指與肋間平行放置,如果某種原因受檢者取坐位時,板指可與肋間垂直,必要時分別進行坐、臥位叩診,並注意兩種體位時心濁音界的不同改變。叩診時,板指平置於心前區擬叩診的部位,以右手中指借右腕關節活動均勻叩擊板指,並且由外向內逐漸移動板指,以聽到聲音由清變濁來確定心濁音界。通常測定左側的心濁音界用輕叩診法較為準確,而右側叩診宜使用較重的叩診法,叩診時也要注意根據患者胖瘦程度等調整力度。另外,必須注意叩診

時板指每次移動距離不宜過大,並在發現聲音由清變濁時,需進一步往返叩診幾次,以免得出的心界範圍小於實際大小。

2,叩診順序:通常的順序是先叩左界,後叩右界。左側在心尖搏動外2~3cm處開始,由外向內,逐個肋間向上,直至第2肋間。右界叩診先叩出肝上界,然後於其上一肋間由外向內,逐一肋間向上叩診,直至第2肋間。對各肋間叩得的濁音界逐一作出標記,並測量其與胸骨中線間的垂直距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