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

心定

《心定》一書是根據心定和尚在禪堂或佛學講座的講稿整理而成,內容包括參禪修定的具體方法、要領,佛法上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如何將這些修行的方法運用在生活上。心定和尚的這些弘法教學,既頗具深度,又能做條理的層次分析,對參禪修定的初學者來說,是很好的禪修導引。

作者簡介

心定和尚,號慧熙,台灣雲林人,1944年出生,1968年披剃出家,一直投入開山的粗重工作,1969年在基隆海會寺求授具足大戒,1971年畢業於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除了照顧建設工程之外,也兼任教師及各項法務工作。 1981年進入“中國文化大學” 印度文化研究所研究兩年,結業後,曾代替星雲大師在東海大學教授“佛教與人生”的課程,同時也到各地為信徒開示佛法。 1986年開始,心定和尚走向國際弘揚佛法,到2005年為止,其足跡已遍及四十多個國家地區。曾多次在世界各國知名大學演講佛法,受聘於“國主中山大學”,教授佛學將近兩年。 心定和尚曾擔任馬來西亞龍華寺、美國西來寺,台灣普賢寺、普門寺,以及佛光山寺住持。 心定和尚對於佛理曾做縝密的思維,融貫了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法。心定和尚演說佛法時所散發出來的慈悲氣息,平易近人的個性,深受廣泛信眾盼愛戴。在電視上的弘法教學,既頗具深度,又能做條理的層次分析,更是受到佛教界的肯定。 心定和尚現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以及《人間福報》的發行人。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煩惱的產生

一、“起七”儀式中對同參的叮嚀

念頭作用的過程

二、禪七期間的法語

(1)念頭的起源

(2)存放念頭的地方——阿賴耶識(第八識)

(3)阿賴耶識的現代語一記憶力

(4)記憶力的特性

(5)以戒定慧來斷除煩惱

第二章 煩惱的製造過程

一、煩惱的方程式——十二因緣

二、煩惱的種類

(1)欲取

(2)見取

編輯推薦

唯有禪定的力量,才能控制心念,使情愛不到處亂竄。

唯有般若智慧,才能消除我們的習氣。

每一位學佛的人都希望早一點開悟,都希望明心見性,但必須了解到無始以來的這些習氣,不是一個禪七可以消除淨盡的,一定要悟後而修。

人間佛教的修行,就是心裡要明白世間一切都是假相,當下安住在所緣境上,才能離五欲、去五蓋。

修習禪定的人,不要盼望未來,或是懷念過去。未來的還做不到,過去的挽得回來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