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ICE

德國ICE

ICE的全稱是Inter City Express,即城際快車。德國ICE即德國城際高速鐵路,是連線城市,解決人員、貨物運輸的交通工具,它將德國國內130多個大小城市連為一體,對人員和信息的往來與交流,以及經濟建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ICE系統簡介

ICE系統是一個連線各大城市的高速鐵路系統,班次由每半小時、一小時或兩小時一班不等,也有速度更快的特別直達車存在。因為德國人口與及中型城市分布較為平均,所以德國境內的ICE線路旨在連線各大城市形成完整路網,而非求取點對點間的最短行車時間。在整個ICE路網中,列車只可以在兩段高速路線上達到300公里/小時的最高營運速率。這與法國的TGV及日本新幹線系統集中提高首都與其他城市的交通,與點對點高速鐵路的構思有所不同。

歷史

在1986年德國國鐵正式研發高速鐵路。其第一代試作型試驗型城際列車特快(InterCityExperimental及ICE-V)今日已經解體作研究用途,但第二代試作型ICE-S卻尚存於世,並於紐倫堡的德國國鐵鐵路博物館中作長期展覽。在1991年5月29日,ICE試車至卡塞爾。

在1989年第一批的ICE 401型(ICE-1)正式投入服務。最初的ICE路線在1991年6月2日時修改成由漢堡Altona經漢諾瓦、卡塞爾、法蘭克福、斯圖加特、曼海姆至慕尼黑。

自 1997年起402型ICE(ICE-2)登場。ICE 2在基本結構上與ICE 1幾乎雷同,但在實際營運時最大的不同點是每一列ICE 2的長度只有原本ICE 1的一半,再以兩列列車串連行駛的方式營運,其好處是在一樣的運量之下ICE 2可以擁有比較大的車輛與路線調度彈性。ICE 1和ICE 2在車輛規格上,比國際鐵路聯盟(法語: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UIC)建議的國際火車規格更寬和更重。ICE系列不但被計畫在德國境內使用,對瑞士和奧地利等使用相同鐵路寬度與供電電壓的鄰近國家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運用性。

為了能在未來將ICE推廣至整個歐洲,ICE列車的型號已經過簡化。相對於ICE 1、ICE 2都是採用推拉式的傳統火車系統。為了合乎UIC的新標準,新型的ICE 403型(德國境內稱為ICE-3)及406型(也就是能適應多國電壓的ICE3M)皆採用動力分散式設計。所有的ICE 3衍生車型都是屬於西門子旗下的Velaro高速列車平台系列,此車系最大的特色是動力輸出被分散在列車各車輪上,因此各車廂推進力量相同。在相同的耗能下大大提升列車的穩定性、動力效率與爬坡能力。與ICE 2一樣,ICE 3亦採用“半列”的車輛編組,即是可與另一列ICE3串連合體作遠途行駛,或在行駛至中途站後拆解成兩列列車行走兩條不同路線,路線彈性更佳。ICE 3及ICE 3M是德國國鐵最高速的鐵道列車,在科隆—法蘭克福及因戈爾施塔特—紐倫堡兩段高速線路上,ICE3都可以高於300公里/小時的時速行走。

除了上述三種標準的車系外,以ICE 3的技術為基礎,德國國鐵也發展了ICE-T(電力驅動版本,有5節一組與7節一組兩種編組型號)及ICE-TD(柴油引擎驅動版本)兩種擺式列車。ICE T/TD不以直線上的最高速度作為主要發展的目的,而是欲保持車輛在彎道上的平均車速。其主要服務線路不是平坦的平原地帶,而是多彎的山路,獨有的車體傾斜技術令列車能夠應付更多、更急的彎道並以更高的車過彎。因為運作費用太昂貴,柴油的ICE TD在2004年時曾一度被停用,直至2006年時供電網路尚未全面普及的德國東部對列車需求大增,柴油ICE才重新被重用。在2004年時發展出第二代的傾斜列車,稱為ICE-T2。

運營里程

德國新建和改建的高速鐵路線總長至少已達1560公里。自1991年投入運營以來,高速鐵路的運營里程已經相當於從地球到太陽往返了3次。

交通路線

南北交通

由漢堡經漢諾瓦、法蘭克福至弗賴堡 巴塞爾(瑞士)

由漢堡經不萊梅、漢諾瓦、富爾達、紐倫堡至慕尼黑

由漢堡經柏林、萊比錫、紐倫堡至慕尼黑

由漢堡經多特蒙德、科隆、法蘭克福至斯圖加特、慕尼黑或弗賴堡 巴塞爾(瑞士)

東西交通

由漢堡、不萊梅經漢諾瓦至柏林

由巴塞爾(瑞士)、弗賴堡、斯圖加特經法蘭克福至柏林

由薩爾布呂肯 經法蘭克福、萊比錫或哈勒、至柏林或德勒斯登

由多特蒙德、明斯特經過埃森、科隆、法蘭克福國際機場至紐倫堡 慕尼黑

跨國交通

以德國為中心的列車路線亦會經由漢堡至基爾、由不萊梅到奧登堡、由科隆至亞琛(再連線至比利時)、由慕尼黑至Garmisch-Partenkirchen及Kufstein(再連線至因斯布魯克)、由紐倫堡至Passau(再連線至維也納)。

跨國路線

現時ICE列車系統已發展至鄰近各國的主要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巴塞爾,布魯塞爾,蘇黎世,哥本哈根 ,因特拉肯, 庫爾, 因斯布魯克,薩爾斯堡和維也納之間形成了一個在奧地利之內的小型ICE網路,一些在德國開往奧地利的ICE列車會串過這奧地利ICE網連線Kufstein、經過Rosenheim至薩爾斯堡。在巴塞爾、因特拉肯與蘇黎世之間亦形成瑞士ICE網路。在瑞士ICE網路、奧地利ICE網路通常是無附加費的。

2007 年巴黎與法蘭克福快線通車。這是一個與法國SNCF高速鐵路TGV巴黎至斯圖加特合併形成的“巴黎-東法國-南德”快線。法國TGV將於巴黎-斯圖加特-法蘭克福線行走,而ICE 3M將於巴黎-薩爾布呂肯-法蘭克福線行走,ICE在該線的最高營運時速為320公里。目前的班表中從巴黎直接開抵法蘭克福只有 18:54 最後一班的 9559 ;法蘭克福直開巴黎則是早上 06:43 第一班 9558(星期六日改為 9554 08:29開)

在中國的使用

從黃石火車站東站即將出發的武黃城際特快列車動車組“神州”號。28日,停運達兩年半之久的“武黃鐵路快巴”終於又和黃石市民見面了。武黃城際特快列車動車組“神州”號正式開通,為打造武漢城市圈客運市場新添了運力支持,為該市市民赴省城提供了又一條便捷舒適的通道。當日早晨7時50分,共有408名旅客乘坐首趟城際列車,10時35分,列車安全到達武昌站。據悉,城際列車每日早、中、晚從黃石始發三趟列車,到武昌後返回。共有8節車廂,每節車廂上、下兩層,分硬座和軟座,有1152個座位。城際列車目前每小時運行速度可達到150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