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檢查

微量元素檢查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微量元素在人體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和過剩與人的健康休戚相關,微量元素與頭髮有特殊的親和力,身體中微量元素積蓄於頭髮中,其含量過高或偏低預示患有某種疾病的危險。通過對頭髮微量元素的測驗,可以預知身體狀況,是經濟、科學的健康檢測方法之一。缺乏銅會使頭髮變白髮;缺乏鋅頭髮生長速度減慢;缺乏鈣頭髮容易掉發。檢測人體微量元素有“尿檢”、“乳檢”、“血檢”、“發檢”等多種。比較常用的有“血檢”和“發檢”兩種。血液里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能代表身體裡的含量,所以檢測血液是不靠譜的。目前我國的各級醫療保健單位,尤其是婦幼保健單位、兒童醫院、綜合醫院等,已經將人體元素(鉛、鋅、銅、鈣、鎂、鐵等)檢測作為常規項目。可用於人體微量元素檢測的方法有:同位素稀釋質譜法、分子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生化法、電化學分析法等。但在臨床醫學上廣泛套用的方法主要為生化法、電化學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譜法這幾種,但生化法和電化學分析法(也叫電位溶出法)結果準確性差。

基本信息

​檢查方法

微量元素檢查微量元素檢查

目前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檢測暫無統一、準確的標準。不同的醫院可能有不同的數據,因為不同的檢測儀、不同的試劑,其參考值都不同,所以可能造成結果也不同。另外,微量元素檢測出來的結果只是一個參考值,同時影響微量元素測定結果的因素也很多。缺少微量元素固然要補,但要用數據報告+臨床症狀相結合,不能簡單迷信檢測結果,就盲目地給孩子進補,關鍵是要看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否有所改善。

還有,一些非醫療機構也有檢查微量元素,聲稱在指甲上來回蹭幾下或只需夾住手腕就可檢測,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不太可信。

1、 血液

血樣的採集,可取靜脈血或末梢血。

人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較低,在樣品的採集過程中易受到各種污染,因此微量元素血液樣本在採集過程中需格外小心。除衛生部《血鉛臨床檢驗技術規範》對樣品採集做出的要求外,還要採用經過定期抽查後合格的微量元素專用檢測管,並且應立即用惰性和無污染的材料密封試管,以杜絕容器本身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血檢易污染,造成交叉感染,採樣不方便,反映短時間內身體微量元素狀況,受飲食、疾病方面的影響較大,只作為臨床指導。

2、毛髮

人體的毛髮包括了頭髮、腋毛、鬍鬚、胸毛等,其中頭髮測試套用最廣泛:

(1)、頭髮樣品易於取樣,易於保存。

(2)、對微量元素而言,頭髮中的含量因積累原因比人體其它部分如血、唾液、尿液中含量高,而且較為穩定,分析較容易。

(3)、頭髮可以反映過去幾個星期至幾個月內微量元素營養狀況,因而能真實地反映微量元素貯存狀況。

(4)、頭髮的蛋白質結構可同水、大氣等環境中元素結合,其結合力隨各種微量元素而異,因此頭髮中微量元素又可作為環境污染的指示器。同時也說明頭髮檢測不能代表體內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醫療機構一般不採用頭髮檢測。

一般都規定用不鏽鋼剪刀取距頭皮不超過2厘米的頭髮作樣品,以便測定結果具有可比性,除非在回顧調查時,才取長發,並分段測定,以了解過去不同時期的微量元素水平。

頭髮活性低,微量元素含量穩定,發檢安全快捷、方便、污染少,不會造成交叉感染,採樣方便,許多元素能在毛髮中儲積或生物濃縮,通常能反應出細胞內元素水平。

頭髮典型的生長率是0.35mm,被稱為微量元素的"記錄絲",不同部位,不同長度的頭髮微量元素含量並不相同。因此,頭髮只能反映某一時間段的變化情況,而不能反映變化。它反映的是不同時期人體對微量元素攝取和代謝的變化情況,是直接反映人體狀態的較理想的批示劑。

頭髮受飲食、腸胃疾病方面的影響較少。

血檢和發檢的區別在於:

①. 頭髮中的微量元素種類比血液多,含量(個別除外)比血液高,從而測定頭髮的微量元素比血液更準確。

②. 血液只是反映人體瞬間或1兩天的微量元素水平,頭髮反映人體一段時期或1兩個月的微量元素水平,所以發檢比血液檢更準(頭髮是人體營養吸收代謝後的最終產物)。

③.頭髮對人體微量元素的暴露有"記錄絲"的作用,是代謝後的人體健康狀況的反映。把頭髮2~3CM分段測定其微量元素含量,可以追溯該人既往的微量元素而暴露其歷史,血液檢測是做不到的。

④. 國家教育部批准作為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醫科大學課程教材《微量元素與健康》大學課本對頭髮微量元素檢測的科學評價:"頭髮是人體診斷最理想的活體材料,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可反映體內微量元素營養代謝情況,且與許多疾病的發生有關"。

一般認為頭髮中微量元素含量較血清中穩定,且頭髮具有採樣方便、易於保存和運輸等優點,已作為一種理想的活體組織檢查材料和環境生物指示樣品,廣泛套用於醫學、營養學和環境科學等方面。"正常值參考範圍

元素 ug/g

16歲以上成人

7~15歲少年

1~6歲兒童

1歲(含胎毛)

170~300 平均190

110~200 平均150

90~110 平均100

140~200 平均160

600~3000 平均1100

550~1500 平均700

450~1000 平均600

600~2000 平均800

50~300 平均110

40~150 平均70

30~100 平均55

50~200 平均75

20~60 平均25

25~60 平均30

25~30 平均30

30~80 平均40

9~30 平均12

9~30平均12

9~30平均12

9~30平均12

(ug/g)

< 12

< 10

< 10

< 10

結果分析

提醒大家補鈣每天不要過多,特別是晚上,因為多餘的鈣會排出體外,長時間堆積在尿路系統,會誘髮結石。對於任何身體反映出的病態,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多問多查,仔細思考每一個症狀,綜合考慮。正確的方法才能有效治療。就拿耳鳴來講,腎陰虛、 頸椎增生、抗生素毒害耳神經等均為引起耳鳴,頭痛的原因更是100多種疾病引起,所以一定要綜合每一個症狀考慮正確的病因。

缺鈣的醫學檢查就是微量元素檢查,至於電解價值檢查在這裡沒有什麼意義,電解質檢查是用來從樣本中檢測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離子鈣和鋰離子,電解質分析儀在臨床檢驗中是必不可缺的,在臨床中它主要測試維持人體血液。體液中滲透壓的平衡,在手術,燒傷,腹瀉,急性心梗等需要大量均衡補液的病人中,離子的測試和檢測很重要。

微量元素檢查主要用於衛生防疫、醫院、婦幼保健分析,通過對樣品微量元素的分析給用戶提供一些可行性分析觀察數據,以便對人體健康及營養進行監控。

元素的檢查結果判斷應該注意是其它疾病引起的元素不正常還是營養不良引起的,總之營養不良的元素缺乏可以引起疾病,疾病也可以引起元素缺乏。如果疾病引起的,你再怎么補營養也是沒有用的。

檢查注意事項:最好在早上9點之前空腹抽血,水也不要喝。這樣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才不會影響到檢測。

微量元素檢查項目:

鋅、鈣、鎂、鐵、銅、鉛。

微量元素檢查結果分析:

缺少什麼就要補充什麼,因為這裡檢查的是營養成分,一般不會是什麼疾病引起的元素缺乏。

(以上此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電解質檢查項目:

鋅、鈣、鎂、鐵、銅、鉀、鈉、血清磷、汞、硒。

電解質檢查結果分析:

1、鉀(K)

偏高 :攝入過多,如大量輸入庫存血,補鉀過快過多,過度使用含鉀藥物。鉀排泄障礙,見於腎功能衰竭、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症、長期使用保鉀利尿藥物,長期低鈉飲食。細胞內鉀外移增加,如大面積燒傷,創傷,組織擠壓傷、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等。

偏低: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嚴重嘔吐、腹瀉、服用利尿劑和胰島素、鋇鹽中毒、代謝性鹼中毒、低鉀飲食等。

2、鈣(Ca)

偏高:維生素D過多症、結節病、急性骨萎縮、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多發性骨腫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張力增加等。

偏低:(本文內容)

3、鈉(Na)

偏高:垂體前葉腫瘤、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嚴重脫水、中樞性尿崩症、過多輸入含鈉鹽溶液、腦外傷、腦血管意外等。

偏低:糖尿病、腎上腺皮質機能不全、消化液丟失過多(如嘔吐、腹瀉)、嚴重腎盂腎炎、腎小管嚴重損害、套用利尿劑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4、血清磷

偏高:慢性腎炎尿毒症、甲狀旁腺機能減退症、維生素D過多症、多發性骨髓瘤及骨折癒合期等。

偏低:佝僂病、軟骨病、糖尿病、腎小管病變、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症、維生素D過少症、長期吸收不良及腹瀉致磷攝入減少等疾病。

5、鎂(Mg)

偏高: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甲狀旁腺機能減退症、阿狄森病、腎功能衰竭、多發性骨髓瘤、嚴重脫水症、關節炎、鎂製劑治療過量、糖尿病昏迷等。

偏低:嘔吐、腹瀉、使用利尿劑、慢性腎功能衰竭、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機能亢進、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者、高血鈣、糖尿病酮中毒、低白蛋白血症、長期使用氨基糖類抗生素等。

6、鐵(Fe)

偏高:貧血、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壞死、維生素B6缺乏症、鉛中毒、雌激素及鐵劑治療時。

偏低:減低缺鐵性貧血、感染、尿毒症、痔瘡、潰瘍病、子宮功能性出血、飲食中缺鐵或鐵吸收障礙、惡性腫瘤等。

7、鋅(Zn)

偏高:急性鋅中毒、溶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偏低:青少年可產生生長遲緩、貧血;成人可見於急性心肌梗塞、乙醇中毒性肝硬化、慢性感染、胃腸吸收障礙、腎病綜合徵、急性傳染病、急性白血病、長期多汗、反覆失血等。

8、銅(Cu)

偏高:風濕熱、白血病、貧血、結核、甲狀腺機能亢進、腎臟病透析者、惡性腫瘤、心肌梗塞、肝硬化、各種感染等。 減偏低:肝硬化、營養不良、吸收不良、腎病綜合徵所致的低蛋白血症、腦組織萎縮。

9、汞(Hg)

偏高:汞中毒。

10、硒(Se)

偏高:硒中毒、白內障、肝硬化等。

偏低:貧血、心肌損害、惡性腫瘤等。

稀缺症狀

1、鋅缺乏:厭食,生長發育慢 表現:食慾降低是嬰幼兒缺鋅的早期表現之一。缺鋅的孩子味覺減退,對酸、甜、苦、鹹分辨不清;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體重不增;抵抗力差,反覆感冒或腹瀉;易患復發性口腔潰瘍;缺鋅還會損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現厭食。 補鋅可多吃些富鋅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豬肝、牛肝等;缺鋅嚴重者建議用鋅劑,這樣會更全面和及時。同時也可適當地服用鋅劑,常見的補鋅產品有:

第1代無機鋅:

主要代表:硫酸鋅、氯化鋅、硝酸鋅等。

最原始的補鋅產品,鋅吸收利用率低(僅為7%)。它們和體內胃酸結合,能產生氯化鋅,氯化鋅是強腐蝕劑,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易引起噁心、嘔吐等。這一代鋅的代表已基本淘汰出市場,很少見了,多用於外科手術,以促進傷口的癒合。

第2代有機酸鋅:

主要代表:葡萄糖酸鋅、甘草鋅、醋酸鋅、檸檬酸鋅、胺基酸鋅、乳酸鋅等。

同屬弱酸弱鹼鹽,鋅吸收利用率約14%,和體內胃酸結合,依然能產生氯化鋅,因此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只能飯後服用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且含鋅量較高,能拮抗鈣、鐵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長期服用能導致缺鈣、貧血等症狀,須遵循醫生指導,兒童及孕婦不建議用。

第3代蛋白鋅(又稱生物鋅):

主要代表:新稀寶 牌鋅硒寶

鋅硒寶是蛋白質結合鋅,口感好(蛋卷味),香酥可口,蛋白鋅吸收率高達90%以上,比普通鋅劑高2-3倍。

鋅硒寶的鋅含量很低,幾乎和食物的含鋅量相當,絕對安全,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可飯前服用。

活性高,可有效促進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且不會拮抗鈣、鐵等營養素的吸收,從而最終達到使人體從膳食來補充各種營養素的效果,可能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新一代高活性補鋅製劑。

2、鐵缺乏:貧血,注意力下降 表現:缺鐵性貧血對於育齡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影響非常嚴重,重度缺鐵性貧血可增加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缺鐵會損害兒童智力發育,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還可造成兒童、青少年注意力、學習能力、記憶力異常。鐵缺乏的幼兒,鉛中毒的發生率較無鐵缺乏的兒童高3-4倍。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血和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紅糖、禽蛋類。人乳的鐵吸收率高達70%。 3、鈣缺乏:發育不良 表現:鈣是兒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之一。快速成長中的嬰幼兒長期攝食鈣過低並伴有維生素D缺乏,日曬少,可引發生長發育遲緩、骨骼畸形、牙齒髮育不良。 富含微量元素鈣的食物: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4、碘缺乏:智力低下 表現:缺碘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兒童可表現為體格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嚴重的可導致呆、傻等。 富含微量元素碘的食物:乾海帶、海魚、海藻類及瘦肉、家禽、乳製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