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陽

循陽於水而言,是特指龍川縣、和平縣、連平縣、興寧縣、長樂縣(今五華縣),這幾個縣分別位於今廣東省河源市北部和梅州市西部。 循陽於山而言,是特指大埔縣、豐順縣、揭陽縣(今揭西縣)、惠來縣(今普寧市南陽山區)、陸豐縣(今陸河縣),這幾個縣分別位於今廣東省梅州市南部、揭陽市北部、汕尾市。 因此,大埔縣、豐順縣、揭西縣、普寧市(南陽山區)、陸河縣的客家文化,即為潮州府之循陽文化,簡稱潮循,或直稱循文化。

古循陽位於今廣東省東部。古人以水之北、山之南為陽,廣東省東部有一水名循,亦有一山名循。水即循江,今稱東江,山即『大循嶺』,今稱蓮花山脈,亦稱越凍嶺(亦作粵崬嶺,凍、崬均為山峰之義)。循陽於水而言,是特指龍川縣和平縣連平縣興寧縣長樂縣(今五華縣),這幾個縣分別位於今廣東省河源市北部和梅州市西部。循陽於山而言,是特指大埔縣、豐順縣、揭陽縣(今揭西縣)、惠來縣(今普寧市南陽山區)、陸豐縣(今陸河縣),這幾個縣分別位於今廣東省梅州市南部、揭陽市北部、汕尾市。總而言之,『循陽』一詞多是指廣東省東北部不沿海的山地地帶,一般來說,習慣用於泛指今梅州市、河源市兩個地級行政區,尤被作為蓮花山脈南麓的大埔縣、豐順縣、揭西縣、陸河縣等縣的合稱,這幾個縣都屬於以客家方言為主流的地區,同時這幾個縣歷史上都屬於潮州府管轄範圍。因此,大埔縣豐順縣揭西縣、普寧市(南陽山區)、陸河縣客家文化,即為潮州府之循陽文化,簡稱潮循,或直稱循文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