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女神[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

復仇女神[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

復仇女神(Nemesis)又譯作:復仇的女神,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著的偵探小說。在“老莊園”里,馬普爾小姐從一個傭人口中了解了關於一個姑娘的死亡。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旅伴在遊覽時意外的被從山上滾下來的岩石砸成重傷。在這個旅伴彌留之際,她向馬普爾小姐透露了一個名字——維理蒂·亨特,並由此引出了一樁命案。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姓米勒,全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偵探小說大師。1890年9月15日生於英國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爾德宅邸,1976年1月12日,逝世於英國牛津郡的沃靈福德家中,安葬在牛津郡的聖瑪麗教堂墓園,終年85歲。

基本信息

版本收藏

《復仇女神》長江文藝出版社1980.12李辛覺顧志良譯

《復仇女神》人民文學出版社

《復仇女神》人民文學出版社

《復仇的女神》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05均宜譯

《復仇女神》(合訂本增補本6)華文出版社1995.12邵均宜譯

《復仇女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10李辛覺顧志良譯

《復仇女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11丁麗梅丁大剛譯

作者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父親是英籍美國人弗雷德里克·阿爾瓦·米勒,母親是英國人克拉麗莎·克拉拉·伯契默·米勒。她是家中的的第3個孩子,有1個姐姐瑪格麗特·弗蕾莉·米勒和1個哥哥路易斯·蒙坦特·米勒。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名高產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僅局限於偵探小說,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長篇推理小說,21部短篇或中篇小說選集,15個已上演或已發表的劇本,3個劇本集,6部以筆名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發表的情感小說,2部以筆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馬洛溫發表的作品(包括記錄異域生活的回憶錄1部,宗教題材的兒童讀物1部),1部自傳,2部詩集,2本與偵探俱樂部的會員作家們合寫的長篇推理小說(2本共3部)。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

阿加莎·克里斯蒂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即兇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係人之一。歐美甚至日本很多偵探作品也是使用了這一模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有過2次婚姻,第1任丈夫是阿奇博爾德·克里斯蒂(離異);第2任丈夫是馬克斯·馬洛溫。她同第一任丈夫有過1個女兒羅莎琳德·克里斯蒂。

她在晚年回憶自己的寫作生涯,動筆寫了一部自傳。《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是一本文筆相當優美的傳記文學。自傳為讀者了解這位“偵探女王”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並成為偵探小說史上的重要文獻。

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國小說家和劇作家,她的名字對中國廣大讀者來說並不陌生。她的名字伴隨著她的作品傳遍了世界各地。她一生共創作了80多部長篇小說,100多個短篇,17部劇作。她塑造了高傲的比利時偵探波洛和英國鄉村女偵探馬普爾小姐的形象。

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的作品被譯成一百零三種文字。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61年的報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當時世界上作品最暢銷的作家。她的著作在一百零二個國家出售。據有人在1976年她去世後不久統計,她的作品在世界上銷售達四億冊。美國著名雜誌《紐約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銷售量在書籍發行史上僅次於莎士比亞的作品和《聖經》。她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等優秀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上映,頗受歡迎。她的由小說改編的《捕鼠器》一劇連續上演多年,經久不衰。克里斯蒂這個名字,在英美等國連續數年被列為暢銷書作者榜首。一九七一年,因她在文學上取得的成就,英國女皇授予她大英帝國阿加莎夫人的稱號。她的作品有不少被譯介到我國,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歡迎

如果說柯南道爾開創了偵探小說的第一個黃金時代,那么克里斯蒂則是世界偵探小說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分析她的偵探小說藝術,可以讓我們了解這位被譽為“文學魔術師”創作的新風格。

她的生平事跡,已拍成傳記片《阿加莎》。

故事簡介

馬普爾小姐依舊住在寧靜的聖瑪麗米德村,只是她比以前更加蒼老了。

一天清晨,象往常一樣,馬普爾小姐瀏覽當天的報紙。一則“拉菲爾先生去世”訃告勾起了她的回憶:幾年前,她曾了拉菲爾先生一起在西印度群島的加勒比海相遇,兩人還合作偵破了一起謀殺案。當時,馬普爾小姐曾向拉菲爾先生稱自己是“復仇女神”。看到這則訊息幾天之後,馬普爾小姐收到了來自拉菲爾先生的律師布羅德理伯的一封信,信中稱拉菲爾先生在遺囑中留給馬普爾小姐一些財產,希望馬普爾小姐能去一趟。

於是馬普爾小姐按時赴約,不過令她吃驚的不僅僅是拉菲爾先生留給她的兩萬英鎊,更是他的一封信。

在信中,拉菲爾先生希望馬普爾小姐能夠去完成一項任務,“讓公正得以繼續”。但他並沒有給她任何明確的指示。應該從何處著手?到底是要解決什麼事情?

儘管很迷茫,馬普爾小姐還是接受了任務,開始了她的冒險之旅。按照拉菲爾先生生前的安排,馬普爾小姐參加了一次遊覽。

幾天之內的一無所獲使馬普爾小姐幾乎懷疑拉菲爾先生是否是和她開了一個玩笑。

緊接著,在旅遊途中,馬普爾小姐又受到了三個姐妹的邀請去家中做客,而這有是拉菲爾先生的安排。

本書章節

一序幕(Oberture)

二暗號——復仇女神(CodeWordNemesis)

三馬普爾小姐採取行動(MissMarpleTakesAction)

四埃絲特·沃爾特斯(EsterWalters)

五來自遠方的指示(InstructionsfromBeyond)

六愛情(Love)

七一項邀請(AnInvitation)

八三姊妹(TheThreeSisters)

九扁蓄(PolygonumBaldschuancium)

十“啊!晴朗的日子,令人迷惑的日子!”('Oh!Fond,Oh!Fair.TheDaysThatWere')

十一災禍(Accident)

十二一次密談(AConsultation)

十三紅黑格子花(BlackandRedCheck)

十四布羅德里伯先生的驚奇(MrBroadribbWonders)

十五維里蒂(Verity)

十六驗屍(TheInquest)

十七馬普爾小姐的走訪(MissMarpleMakesaVisit)

十八布拉巴宗副主教(ArchdeaconBrabazon)

十九頻頻道別(GoodbyesAreSaid)

二十馬普爾小姐有了主意(MissMarpleHasIdeas)

二十一時鐘敲了三下(TheClockStrikesThere)

二十二馬普爾小姐的解釋(MissMarpleTellsHerStory)

二十三尾聲(EndPieces)

出場人物

馬普爾小姐(MissJaneMarple)

賈森·拉菲爾(JasonRafiel)

麥可·拉菲爾(MichaelRafiel)

布羅德里伯先生(MrBroadribb)

舒斯特先生(MrSchuster)

克羅蒂爾德·布雷德伯里-斯科特(ClothildeBradbury-Scott)

安泰婭·布雷德伯里-斯科特(AntheaBradbury-Scott)

拉維妮亞·格妮(LaviniaGlynne)

埃絲特·沃爾特斯(EsterWalters)

布拉巴宗副主教(ArchdeaconBrabazon)

旺斯蒂德教授(Prof.Wanstead)

庫克小姐(MissCooke),

巴羅小姐(MissBarrow)

賴斯利-波特太太(Mrs.Riseley-Porter)

復仇女神復仇女神

喬安娜·克勞德小姐(MissJoannaCrawford)

沃克上校和沃克太太(ColonelandMrs.Walker)

伊莉莎白·坦普爾小姐(MissElizabethTemple)

理察·詹姆森先生(Mr.RichardJameson)

拉姆利小姐(MissLumley)

本瑟姆小姐(MissBentham)

卡斯珀先生(Mr.Caspar)

埃姆林普賴斯先生(Mr.EmlynPric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