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高

修築小路

百花社區新工三村因為地處拆遷區,在一牆之外,是平整的公路人行道,而牆內則是滿目的斷壁殘垣。在滿地的廢磚碎石之間,有著一條條泥土小路。這些小路,都是拆遷之後附近居民一腳腳踩出來的。
徐建高老人和他鋪就的小路

2008年,新工三村臨街居民樓拆遷後,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面對這樣泥濘的小路,都苦不堪言。因為這些小路都是必經道,每天出門都要走。
直到有了一條石子路,情況才有所好轉。在60幢居民樓附近的特別的石子路,與其他坑坑窪窪的泥土小路不同,這條石子小路的路面鋪著大小不一的石塊、木板、板磚,顯得很平整。
從2008年以來的這4年來,徐大爺在居民樓附近鋪了3條石子小路,算起來有千米左右。而這千餘米的石子路,全是老人拄著拐杖,到拆遷區尋找廢棄石塊鋪就而成的。
徐大爺因患老年痴呆症,已經認不了人了,而仍不忘每天拄著拐杖到附近的小路轉一轉,補補路。

捐款獻災區

徐建高老人其實並不缺錢,從重鋼退休後,每月有3700多元退休金。2008年汶川地震時,徐大爺就曾捐給災區1000元。
記者注意到,老人的毛衣上有幾個破洞。老人家裡也十分簡陋,一件像樣的家具也沒有。李敏告訴記者,老人其實並不缺錢記者從他的日記中看出了端倪。“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想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