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述之

彭述之

彭述之(1895—1983),湖南邵陽人;1919年入北京大學學習,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負責人之一;回國後主編《嚮導》和《新青年》;在中共四大、五大相繼當選為中央委員,後因不同意中央的路線於1929年11月被開除出黨;1932年10月被捕入獄,1937年8月獲釋;1948年,將中國共產主義同盟改為中國革命共產黨並遷往香港;先後流亡越南與歐洲;1973年移居美國;1983年11月28日病逝。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895出生在湖南邵陽市隆回縣羊古坳鄉轉角丘村,化名張次南、陶伯。

1912年起在長沙、邵陽等地上中學,積極組織學生會,參加反對袁世凱、反對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的愛國學生運動。

1917年在邵陽當國小教師

1919年入北京大學學習,參加五四運動

《新青年》《新青年》

1920年秋,他先後在長沙、上海等地參加革命活動,並加入了青年團。

1921年8月進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同年冬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負責人之一。留蘇期間,彭述之與瞿秋白、羅亦農被稱為中共黨內“留蘇三領袖”。

1922年1月參加共產國際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4年六七月間出席共產國際五大;8月回到上海,主編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和黨理論雜誌《新青年》,同時任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

1925年在中共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局委員。此後任中央宣傳部部長兼《嚮導》周報主編。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12月北方局撤銷,改任中共順直省委員會書記,後因不同意中央的路線而被解除領導職務。

《嚮導》周報《嚮導》周報

1928年4月,彭述之因堅持右傾錯誤,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將他開除出中央委員會。

1929年,他同陳獨秀等人結成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進行反黨的組織活動,同年11月被開除出黨。

1931年5月四個托派小組織召開統一大會成立中國共產主義同盟時,當選為該組織的中央委員會委員、黨報委員會委員,負責宣傳工作。

1932年10月15日,陳獨秀、彭述之等人因發表抨擊日本侵華及蔣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文章、宣言和傳單,被國民黨上海市公安局以違犯《國民緊急治安法》名義逮捕入獄。

1937年陳獨秀、彭述之出獄後,圍繞蘇聯無產階級專政和共產主義等問題,兩人之間產生了很深的裂痕和分歧,以後由分歧轉為完全對立,最終分道揚鑣。第四國際成立時,他擔任中國支部書記。在中國共產主義同盟第二次全會大會上,他通過決議,公開批判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

1941年夏主持召開中國共產主義同盟二大。

1948年底,以他為首的托派組織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將中國共產主義同盟改為中國革命共產黨。會後,他隨托派組織領導機構遷往香港。

1949年,彭述之曾主持討論中國共產黨勝利成功的原因和教訓,公開發表了《告中國共產黨書》,他先後流亡越南和歐洲。

1950年初由於港英當局的逼迫,流亡越南,不久移居歐洲。

1951年,他參加第四國際第三次大會,成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及書記處成員。不久,彭述之因與第四國際總書記巴布洛的多數派在理論和政策上發生對立,即與第四國際公開分裂,成為少數派的領袖,致力於把分裂的托洛茨基分子重新組織起來,企圖創造托洛茨基運動的再統一。

1953年第四國際分裂,離開領導機關。1968年到日本,1973年移居美國。

1983年11月28日因心臟病在美國去世,終年89歲。

個人生活

1925年,當時彭述之以中共的“四大”中央委員的身份接替多病的蔡和森擔任中央宣傳部部長,蔡和森則專職主編《嚮導》周報。為方便工作,中央決定蔡和森夫婦、彭述之夫婦和秘書鄭超麟一起住在宣傳部的寓所。

彭述之才華很高,深深地吸引了向警予。 1925年6月,蔡和森因為領導上海“五卅”運動等工作,過度勞累,哮喘病和胃病復發,不得不離滬到北京療養。 彭述之在擔任中央宣傳部長之外,還自告奮勇地兼管中央婦女委員會的工作。而負責婦委工作的正好是向警予,兩人很快墜入情網,三個月後,兩人最終分道揚鑣。

主要作品

時間

書名

主要內容 出版社
20世紀80年代初 《彭述之選集》(共四卷) 收錄了彭述之各個時期的主要著作 香港十月書屋
1983年 《彭述之選集》第一卷 收錄彭述之在20年代的著作 香港十月書屋
1984年 《彭述之選集》第二卷 收錄彭述之在20世紀30-40年代的作品 香港十月書屋
1986年 《彭述之選集》第三卷 收錄彭述之1951年至1980年期間論述中國問題的著作 香港十月書屋
2011年2月出版 《彭述之選集》第四卷 收錄其關於第四國際統一問題,世界局勢的著作 香港十月書屋

法文版回憶錄(計畫出三卷),中文名為《中國共產主義的起飛》 彭述之回憶錄中的歷史事實 由周仁生翻譯了第一卷

主要貢獻

彭述之選集彭述之選集
1924年彭述之撰寫的《帝國主義和義和團運動》、《誰是國民革命的領導者》都是大革命時期的重要著作。彭述之口才好,擅長演說,有會必講,很受蘇俄當局的重視,對第三國際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4年彭述之在《嚮導》上發表《孫中山先生來滬與帝國主義》一文,指出上海法租界巡捕阻止中國國民歡迎自己的革命領袖孫中山,並想儘快趕走孫中山,再次向人民證明帝國主義是中國的亂源。

彭述之相繼在《嚮導》雜誌上發表了《孫傳芳解散“上海保衛團”與上海資產階級》、《目前革命中的聯合戰線問題》等23篇文章。這些文章的主要內容一是揭露軍閥之間勾結的陰謀及其行將崩潰前的兇殘、反動;二是闡述如何對待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的困擾;三是主要論及革命聯合戰線內部的右傾問題及其危險。彭述之參與領導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中後兩次起義的有關組織準備工作,對革命的勝利起了巨大作用。

人物評價

彭述之,思想演變迅速,追求真理熱誠,信仰馬克思、列寧和托洛茨基主義堅定。對中共早期革命,彭述之還是作了許多貢獻的。

彭述之在國外流亡期間,始終堅持托派觀點,對於彭述之的一生,王凡西在《雙山回憶錄》中作了評價:“彭述之死了,一個老革命家逝世了……這樣一位始終不變,為一個政治主張而鬥爭終生的革命者,不管他的所信正確或者錯誤,也不管他的事業成功或者失敗,他之值得人們悼念、值得後來者的研究,那是完全應該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