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行

彭宇行

彭宇行,男,漢族,1962年11月生,四川犍為人,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法國居里大學(巴黎第六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研究員。 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第一副主任 。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78.09—1982.09,四川大學化學系化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2.09—1985.07,四川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化學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5.07—1990.03,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

1990.03—1992.07,法國居里大學(巴黎第六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2.07—1993.12,法國埃克森化學公司博士後

1993.12—1997.02,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室副主任

1997.02—1997.11,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

1997.11—1999.06,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法人代表(主持工作)

1999.06—2001.04,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

2001.04—2002.02,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副院長,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

2002.02—2002.12,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副院長,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2.12—2009.12,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院長、黨組成員(2001.03—2003.02,掛職任樂山市副市長)

2009.12—2010.01,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

2010.01—2013.11,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

2013.11—2015.06,四川省內江市委書記  

2015.06—2015.07,四川省綿陽市委書記  

2015.07—2017.09,四川省綿陽市委書記,中國(綿陽)科技城黨工委書記

2017.09—2017.11,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綿陽市委書記,中國(綿陽)科技城黨工委書記

2017.11—2017.12,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委軍民融合辦主任,綿陽市委書記,中國(綿陽)科技城黨工委書記

2017.12—2018.11,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委軍民融合辦主任  

2018.11—,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第一副主任   。

中共十九大代表,十屆、十一屆四川省委委員,十二屆四川省人大代表  

工作分工

負責工業經濟、科學技術、國有資產、應急管理、國防科工、通信等工作,以及軍民融合發展、安全生產等工作。

分管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省外專局)、應急廳(省安辦),省國資委,省國防科工辦,省核工業地質局、省煤田地質局,省黃金局、中測院、省社科院等單位。

聯繫省總工會、省科協、省社科聯,省地震局、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石油管理局、西南石油局、四川航空局、四川航天局、四川核工業服務局、四川能源監管辦、省通信管理局、省菸草專賣局、國網四川電力等單位。  

 

任免信息

2018年11月2日,四川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機構改革和領導班子調整大會。副省長彭宇行兼任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第一副主任   。

人物成就

社會兼職

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青年科協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青聯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政協科技委副主任,四川省科技顧問團副主任,四川省科協副主席,四川省青聯副主席,四川省科青聯主席,四川省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四川省科研院所長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化學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四川大學兼職教授,成都市科協副主席,成都市科技顧問團顧問,《中國西部科技》編委會主任,《合成化學》主編,《化學研究與套用》副主編,《高分子學報》編委,《中國科學院院刊》編委,《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編委等職。  

學術研究

陽離子聚合、智慧型高分子、形狀記憶材料、分子印跡技術、分子組裝與超分子體系。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畫、國家重點技術創新項目、香港理工大學ASD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已在Chem Commun, Macromolecules, Polymer, Polym J, Eur Polym J, Polym Int, Macromol chem Phy, Macromol Rapid Commun, J Polym Sci-Polym Chem, Macromol Biosci, J Appl Polym Sci等期刊發表研究論文130餘篇,其中110篇被SCI收錄,77篇被SCI引用共756次。申報發明專利22項,已獲授權7項。鑑定和驗收成果10項,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培養出博士後2名、博士20餘名、碩士10餘名。在共軛二烯陽離子聚合引發體系、溫敏性高分子網路、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智慧型超分子體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  

人物榮譽

獲得的獎勵和榮譽主要有:1996年SCI收錄論文全國個人排位第7名,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化學會高分子科學創新論文獎,中國科學院科技副職優秀個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四川省傑出青年科技人才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國家級人選等。主持的青年課題組被團省委命名為“青年文明號”,並被評選為“四川省十佳青年文明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