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之外

華歆。 歆蠟日,嘗集子侄燕飲,王亦學之。 華歆。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詞目】形骸之外
【讀音】xíng hái zhī wài
【釋義】形骸:身體;之外:意思是表現在外面,一看就看出來。人外在的肉體形貌。指身體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為。
【出處】《莊子·德充符》:“吾與夫子游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於形骸之內,則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
【示例】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這事要相遇子心腹之間,相感於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等人。”

古文

原文

王朗每以識度華歆。歆蠟日,嘗集子侄燕飲,王亦學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張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

譯文

王朗常常在見識器度方面推崇華歆華歆蠟日這天曾召集子侄們設宴飲酒,王朗也效仿他這樣做。有人向張華說到這事,張華說:“王朗的學華歆,都學的是些皮毛,越學與華歆的差距就越大。”

注釋

蠟日:臘日。古時歲終祭祀百神的日子,一般指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
燕:通“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