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起源及其發展考論

儘管彝文的產生年代久遠,但彝文的起源問題並沒有準確定論,一直受到文字學界和彝學界的高度關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彝文的起源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認識。 本文以翔實的材料、系統的理論、科學的方法為基礎,對彝文的起源、發展、特徵等作出客觀描寫,對彝文的產生時代、文字性質、結構規律等進行深入考察及理論闡釋,並對彝文使用和規範等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切合實際的建議。

內容介紹

彝文是中國民族古文字中較為古老的文字之一。儘管彝文的產生年代久遠,但彝文的起源問題並沒有準確定論,一直受到文字學界和彝學界的高度關注。19世紀以來,研究探求彝文起源與發展的論述不斷增多,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各種彝文起源的學說。特別是關於彝文產生年代、彝漢文字淵源關係等問題,一直處於爭論之中。關於彝文產生年代就有產生於明代、漢代,甚至是先秦以及與甲金文同時的夏、商、周時代之說,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彝文的起源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認識。
《彝文起源及其發展考論/西南民族大學學術文庫》的主要內容包括:彝族歷史文化及其語言文字,彝文古文獻調查,彝文起源,彝文的性質和結構,彝文的發展和規範。本文以翔實的材料、系統的理論、科學的方法為基礎,對彝文的起源、發展、特徵等作出客觀描寫,對彝文的產生時代、文字性質、結構規律等進行深入考察及理論闡釋,並對彝文使用和規範等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切合實際的建議。
寫作本書的目的及意義在於:探究彝文的起源、性質、結構,釐清彝文的發展脈絡,以便為民族學、彝學、普通文字學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材料,並為彝文的使用、規範、改革、發展及民族語言文字政策的制定提供實踐依據和理論依據。
由馬錦衛主編的《彝文起源及其發展考論/西南民族大學學術文庫》的創新之處在於:首次以田野調查和文獻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彝文起源及發展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研究,初步推斷彝文的起源、發展、淵源等問題,得出彝文起源於古彝人時代、可將彝文的規範年代推至漢代、四川彝文是現存最古老的彝文等結論。依託各歷史階段翔實的彝文材料,對彝文字形進行共時結構分析和歷時演變描寫,對彝文各發展階段的文字狀況進行剖析,並對不同階段的文字進行縱向比較,總結特徵、分析差異、闡釋原因。提出以四川彝文為基礎,對滇、川、黔、桂四省區彝文進行統一規範,並初步提出規範的建議和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