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寺起義

22日,在暴動指揮部的率領下,各路起義大軍向彌陀寺進發。 23日清晨,各路起義部隊在江陵西部數千農民的支援下,分左、中、右3路進攻彌陀寺。 下旬,公安縣起義部隊和澧縣農民武裝奉令合編,成立鄂西農民革命軍,楊榮祥任總司令,下設3個師。

主要意義

中共八七會議後,中共公安縣委成立。9月上旬,中共鄂西特委在公安召開軍事會議,將所屬各縣劃為兩片,江南以公安為重點,江北以當陽為重點,分別起義,合取荊(州)沙(市)。11日,鄂西特委召開第二次軍事擴大會議,作出以公安縣人民自衛團為主力,發動公(安)江(陵)農民起義,首先攻打江陵彌陀寺的決定。為了統一指揮,指定劉植五(江陵縣委書記)、胡竹銘(公安縣委書記)、覃濟川等組成暴動指揮部。中旬,暴動指揮部鑒於起義條件已基本成熟,發出了舉行起義的命令。
國民黨中央電令湖北、湖南駐軍聯合鎮壓。10月中旬,國民黨軍集中優勢兵力發動總攻。樊學賜親率所部在敵眾我寡,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仍頑強阻擊。經激戰,農軍傷亡嚴重,大部潰散,樊學賜轉移湖南,後被緝捕,英勇犧牲。鄒資生、楊榮祥兩部亦相繼遭受重大損失,後在6、7兩區堅持鬥爭。
中共公安縣委以倖存武裝為基礎,組建湘鄂川邊游擊隊,覃濟川任總司令。
22日,游擊隊在公安、澧縣交界的齊家峪因叛徒出賣遭襲擊,覃濟川、胡竹銘等主要負責人遇害,一部分隊員犧牲,一部分隊員被俘,少數人突圍倖存,史稱“齊家峪慘案”。至此,公安縣的武裝鬥爭轉入低潮。

起義過程

9月19日,各路起義隊伍按命令開始行動。第1區樊學賜部和第2區鄒資生部300餘人在鄭公渡集結,20日順利占領公安縣城。22日,在暴動指揮部的率領下,各路起義大軍向彌陀寺進發。23日清晨,各路起義部隊在江陵西部數千農民的支援下,分左、中、右3路進攻彌陀寺。該鎮反動保商團自料難敵,棄鎮逃竄,農軍順利占領該鎮。農軍進鎮後,沒收了大地主、大奸商資財近200萬元,彌陀寺由江陵縣委派人接管,同時號召民眾組織起來,推翻反動統治,建立革命政權。中午,人民自衛團及暴動民眾近萬人從彌陀寺撤出,返回公安各區,開展打土豪、燒田契、抗租拒債、反苛捐雜稅的鬥爭。下旬,公安縣起義部隊和澧縣農民武裝奉令合編,成立鄂西農民革命軍,楊榮祥任總司令,下設3個師。10月初,改由劉伯承任總司令(未到職),楊榮祥任副總司令。彌陀寺起義和鄂西農民革命軍的成立,震驚湘鄂邊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