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大乘教

大乘佛教的淨土觀念分兩種,一是彌勒淨土觀念,一是彌陀淨土觀念。尤其是彌勒淨土思想所倡導的救世思想及其宣傳的彼岸淨土——兜率天的美好密切關聯。但他與苦難和大亂不止的社會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進而啟迪了某些不甘心現世苦難的民眾為建立起人間樂土起而抗爭。由於彌勒信仰的世俗化,彌勒信仰的異端思想引導出一系列沙們舉起造反的事件。從東晉到北魏、北齊,沙門造反時間不計其數。

創始人

法慶。北魏時期,冀州和尚法慶勸說渤海人李歸伯一家歸順於他,並被推立為主。法慶自號“大乘”,封李歸伯為十住菩薩,創立彌勒大乘教,成為見於史料的最早一支一佛教名義創成的民間宗教。北魏延昌四年(515年),法慶以“新佛出世、除去舊魔”為口號,以佛教為攻擊對象,率眾暴動。不久為當局擊敗,法慶被當局擒斬。
法慶彌勒大乘教暴動不久,又發生了馮宜都、賀悅回成等人的彌勒大乘教暴動。隋唐時期,彌勒大乘教暴動(如王懷古造反)事件頻繁發生,在唐亡後,彌勒大乘教在民間愈演愈烈。到北宋時期,又發生了王則的彌勒大乘教起義。在宋代,還有彌勒大乘教與摩尼教相混合的教派,如香會、集經社等。到元代末年,香會又演化為香軍、紅巾軍,成為元末農民大起義的主力軍。在明清兩朝,彌勒下生救世的觀念成為在民眾中涌動的思想巨流。

主要經典

《彌勒下生經》、《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等。

基本教義

彌勒救世。所謂“三佛應劫”救世,就是把人類歷史分成青陽劫時代(燃燈佛掌教,代表過去)、紅陽劫時代(釋迦佛掌教,代表現在)和白陽劫時代(彌勒佛掌教,代表未來)。說白陽劫是世界最大災難來臨之時,由彌勒佛下世掌教,救度殘靈回歸天宮。在北魏時代,三佛應劫救世觀念已經出現,在隋唐以後形成了燃燈、釋迦、彌勒三佛應劫救世觀念,並在民間廣泛流傳;明清時期,無生老母觀念日趨成熟,形成無生老母派遣三佛應劫救世觀念。彌勒救世觀念和無生老母信仰對後來民間宗教的形成與信仰有著巨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