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學[北京市勞動模範]

張開學[北京市勞動模範]
張開學[北京市勞動模範]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開學,男,中鐵十六局集團工人。二十多年的工作積累,成為他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張開學為企業作出的貢獻,獲得了職工的一致稱頌,他先後十二次立功授獎,2005年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

基本信息

主要事跡

張開學[北京市勞動模範] 張開學[北京市勞動模範]

還在當運輸兵時,張開學用廢木料做了兩個大箱子,平時見到丟棄的機械車輛的零配件,他都撿起收攏在木箱裡,這樣日積月累,到兵改工後裝滿了兩大箱子。大家說這是百寶箱,應有盡有,就是當廢物賣了也值好多錢,由此大家戲謔地稱他發了筆不小的橫財,送他個綽號:小地主。“小地主”的“財產”最終都讓工友們擅自瓜分了,誰的機械、車輛上短顆鏍絲,少個墊片,都會自主地到他的百寶箱中選取。張開學自己處處注意節約,也帶動全班組養成了節約風氣。1984年,張開學和工友們參加大秦鐵路建設,常跑大同、宣化運輸鐵路建設物資。他發現沿途的小飯館、小商販喜歡與長運司機搞物資交換,從中漁利。張開學就經常提醒工友們,不要貪小便宜,損害集體的利益。一次他到大同拉水泥,歸來時車壞半道上,午飯時一位小飯館主人要用兩菜一湯換他5袋水泥。他當時確是餓得心發慌,但仍堅持說:“水泥是公家的,我做不了主”。張開學的原則是:只要是維護企業利益的事,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義無反顧地去做。1985年冬季,一個大雪紛飛的天氣里,張天學和工友一人駕一輛大車冒雪向大秦鐵路和尚坪隧道工地運送鋼筋。施工便道本就狹窄,加上雪天路滑,行至一個彎道處,前面的工友操作失誤,導致車輪打滑失去控制,車身向懸崖邊上溜滑過去。在工友手忙腳亂之際,張開學迅速剎住自己的車,跳到路邊,搬起一塊大石頭,掄上前去塞在打滑的車輪下,避免了一場車毀人亡的惡性事故,挽回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數十萬元。

1989年張開學由於眼疾視力下降,離開了駕駛室改任運輸隊修理班組長。剛一上任,他就定下班組年節約指標,並帶領全班堅持開展厲行節約、修舊利廢活動。他為班組制定了“三能三不”原則:拆換下來的機具配件能修復的絕不丟棄;能自主加工的零配件絕不採購;能中小修的機械車輛絕不讓其發展成大修。同時做到小修車輛不離現場,中修車輛不出單位,必須外出大修的儘量減少外修項目。一次,一台斯太爾載重汽車大軸斷了,要更換必須到廠家去購買,還必須廠家來人換裝,不僅費用高,車輛要閒置20天以上。當時正值施工高峰期,車輛越能早些修復損失越小。當時上級已經決定購買新軸,但張開學聽說組裡一位焊工外出培訓時,學到一種新的焊接技術,一直沒機會展示。為此,他們自己出錢買來了焊接材料,一試驗,成功了。經過反覆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為隊里節約了大筆資金。直到該車退休,大軸焊接處也沒出現異常。“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你就必須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主動為企業操心,否則你就不合格。”張開學如是說。1993年,中國鐵路劃時代的巨製——大京九鐵路開工建設,張開學所在的土方工程施工隊,承擔冠朝車站及10公里路基填築土方作業。冠朝車站位於革命老區江西省泰和縣境內,四周大山合圍,中間一塊狹長盆地。盛夏的贛南,大地流火,施工現場更是籠蒸火烤。司機們身處五、六十度高溫的駕駛室里,長時間汗流不斷,體能消耗極大,以致施工效率很低。可是施工任務重、工期緊,司機們只能咬牙堅持。擔任施工現場調度統計員的張開學看在眼裡,既為施工進度著急又為工友們的身體擔心。於是,他根據晝夜溫差的變化,向上級提出變更作業時間、避開高溫時段的建議,之後,隊里更改了作業時段和時間,施工功效很快就上去了,施工進度突飛猛進,使冠朝車站的土方施工工期比原計畫提前了6個月。

2002年,中鐵十六局集團公司中標承建青藏鐵路16標段,由於施工區域地處唐古拉深處,海拔高度平均4800米,極度的高寒缺氧,生活環境惡劣,上級對進場人員的身體素質有嚴格的要求,年介50的張開學卻毅然報名上了青藏線。 初來乍到,大家開始都雄心萬丈,可一段時間後,許多人打了退堂鼓。高寒大家都好克服,可整天的睡不著覺,喘不來氣,走路累、吃飯累就連上廁所蹲坑都累,兩隻腳就象踩在棉花團上,暈乎得你都找不到北。張開學不斷地給自己和工友們打氣:咱既然上來了,就一定要頂住,決不能當逃兵。他主動地把自己適應高原的做法向工友們傳經送寶:既然咱已走進了青藏高原,就得了解掌握它的特性,科學地征服它。它寒冷你就多穿些衣服,注意保溫;它缺氧你幹活就悠著點,不要用力過猛;要放鬆情緒,保持樂觀,適當煅練,注意休息;在政治一點說,你還得有點奉獻精神、有點大局觀念。2003年復工進場後,由於項目部人手緊張,張開學一人乾幾個人的活,既要負責油料、材料的調運,還要負責進場油、材料的管理收發。大到鋼筋水泥,小到針頭線腦,品種多數量大,一會兒這個加油,一會兒那個領料,一會兒清理庫房盤點查賬,一會兒又要送料到工地,不幾天一雙鞋就報銷了。雖然忙得腳不沾地,他始終堅持急工地所急、想工地所想,隨叫隨到,全心全意滿足施工的要求。2003年全標段展開百日大幹時,有一天他從早上去六點忙到夜裡十二點,累得合著衣躺在床上就睡著了。誰知剛睡著友臨單位又來調鋼筋,便立馬起床,帶車到工地把所需鋼筋調走,完事時已是凌晨四點鐘了。友臨單位被他的精神感動要給他發獎金,他說:我這樣做是分內事,你的獎金還是發給勞苦功高的一線工人。 “當材料管理員必須擺正公與私的關係,要對企業負責,來不得半點私心雜念,一定要把握住自己。要不然,送料的想少送些,領料的想多領點,稍有鬆懈就會被人利用,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就是張開學的體會,也是他工作的標準和原則。在青藏線幾年來他始終堅持原則,一絲不苟,嚴格按材料的庫存和收發規定辦事,有效地防止了施工材料的非正常損耗。2002年9月,一天凌晨兩點左右,有一輛送油的卡車司機讓他簽收油料,當時的唐古拉之夜已天寒地凍,他怕油凍結放不下來,立即穿衣起來驗收。驗看票證沒有問題,他又按驗收規定上到車上驗看鉛封,發現其中有一個鬆動,問司機是怎么回事,司機一再說沒問題,崔他只管收就是了。張開學用尺子一量,憑經驗,知道最少差兩噸油,於是當即拒收。司機一下慌了,拉住老張一邊說好話,一邊往他手裡塞錢。張開學曉之以理,司機這才說實話,原來司機在路上偷賣了兩噸油,故意凌晨趕來交貨,想矇混過關。司機說“你放我一馬,錢咱倆分了,要不都給你,反此事只有天知地知。” 張開學機靈地接過對方行賄的現金作物證,隨機義正辭嚴道:“犯法的事你竟敢明著做,等著處理吧!”說罷立機回隊作了匯報,並警惕地在車傍守到早晨,向指揮部公安派出所報了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