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融(444~497)

”(《南齊書·張融傳》)其言行詭怪狂放,“見者驚異”(《南史·張融傳》)。 晉人木華也曾作《海賦》,張融意在超越木華。 明人張溥輯有《張長史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張融(444~497)

正文

南朝齊文學家。字思光。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宋孝武帝劉駿時,為新安王子鸞北中郎參軍。出為封溪令。後為儀曹郎,又入蕭道成幕。蕭道成代宋建齊,累遷至司徒右長史。
張融出身於吳郡世族,兼好儒、釋、道,遺令要在死後“左手執《孝經》、《老子》,右手執小品《法華經》。”(《南齊書·張融傳》)其言行詭怪狂放,“見者驚異”(《南史·張融傳》)。文章也與其為人一樣“詭激”而“獨與眾異”(《南齊書·張融傳》)。《海賦》是他的代表作。晉人木華也曾作《海賦》,張融意在超越木華。二賦格調不同,而並為名作。張融此中如“湍轉則日月似驚,浪動而星河如覆。既烈太山與崑崙相壓而共潰,又盛雷車震漢破天以折轂”等句,在習用的辭語中見出新穎奇特的構思;“浮微雲之如夢,落輕雨之依依”,“瀾文復動,波色還驚。明月何遠,沙里分星”諸句,又極為清新流麗。其詩今存5首,以《別詩》最具特色:“白雲山上盡,清風松下歇。欲識離人悲,孤台見明月。”情在景中,自然流暢。
《隋書·經籍志》載,張融有集27卷(梁10卷),又有《玉海集》10卷,《大澤集》10卷,《金波集》60卷,均佚。明人張溥輯有《張長史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