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榮[原中共臨沂地委常委、宣傳部長]

張洪榮 (1923.12—2003.3.12)男,山東省沂水縣埠子村人,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工作。張洪榮在革命戰爭年代不畏艱險、勇於奉獻,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建國後,在擔任蒙陰縣委主要領導職務期間,團結帶領全縣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改造,致力恢復和發展生產,整山治水,戰勝了三年自然災害,初步改變了貧困落後的面貌,蒙陰縣成為全國農業戰線的先進典型之一。2003年3月12日在臨沂病逝。

人物簡介

張洪榮 (1923.12—2003.3.12)男,山東省沂水縣埠子村人,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7月至1950年6月,先後任中共沂水縣城郊區委工作隊隊員、幹事、委員、區委副書記、書記,沂水縣武裝部副部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務。1950年7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沂源縣委宣傳部長、縣委委員。1952年12月至1954年5月任蒙陰縣委副書記,1954年6月至1966年12月,任蒙陰縣委書記。1970年1月至1976年12月,先後任蒙陰縣革委會副主任、核心組副組長、蒙陰縣委書記、革命委員會主任。1977年1月至1978年5月,任日照縣委書記、革命委員會主任。1971年10月至1978年5月,任中共臨沂地委委員,1978年5月任中共臨沂地委常委、宣傳部長。1978年6月至1983年12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副書記、地委顧問,協助地委書記負責全面工作。1984年1月至1986年3月,任臨沂地區行署顧問。1990年12月離職休養。是山東省第三屆黨代會代表、第五屆人大代表。

主要貢獻

張洪榮在革命戰爭年代不畏艱險、勇於奉獻,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建國後,在擔任蒙陰縣委主要領導職務期間,團結帶領全縣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改造,致力恢復和發展生產,整山治水,戰勝了三年自然災害,初步改變了貧困落後的面貌,蒙陰縣成為全國農業戰線的先進典型之一。他顧全大局,帶領人民民眾搞建設,全面做好各項工作。在擔任聊城地委副書記期間,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植樹種棉,改造鹽鹼地,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認真負責地辦理了“文革”中的一些遺留問題;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黨的基層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全區的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擔任臨沂地區行署顧問後,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為臨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獻計獻策,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離休後,仍然十分關心全市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 他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寬厚善良,清正廉潔,公道正派,對子女一貫嚴格要求,始終保持勤儉樸素和艱苦奮鬥的作風。臨終前特別叮囑家人:喪事從簡,不給組織添麻煩。2003年3月12日在臨沂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