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晞[高級工藝美術師]

張晞[高級工藝美術師]

張晞,男,1972年10月出生於浙江省龍泉市寶溪鄉制瓷世家,1988年他輟學從藝,拜民國初就研製龍泉青瓷,為恢復龍泉青瓷作出重大貢獻的民間傑出老藝人張高岳先生為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晞作品張晞作品
張晞,1972年出生於浙江龍泉市制瓷世家,高級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協會會員,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浙江省青瓷行業協會理事。2009年被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評為“當代龍泉青瓷十大新銳藝術家”,2010年被授予“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1988年師從龍泉民間傑出老藝人張高岳先生為師,精於雕刻,刀法流暢,所刻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仕女稚童皆栩栩如生;潛心研究青瓷工藝,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作品別具風格。
作品多次參加省、國家級展評,獲得國家級珍品獎一個、銀獎四個、銅獎兩個、優秀獎兩個;省級精品獎一個、全能一等獎一個、金獎七個、銀獎三個。2008年參加“中國首屆陶瓷技藝大賽”全能一等獎、時獲得創意型手拉坯金獎、指定型手拉坯銀獎等多項獎牌。2010年參加全國裝飾藝術高級研修班學習,同年受上海世博局邀請,與其他八位國家級、省級青瓷大師一起在上海世博會演示龍泉青瓷的傳統製作技藝。

個人經歷

張晞的爺爺張高岳是清末民國初期的制瓷高手,也是解放後龍泉青瓷恢復仿古技藝的主要人員之一,當時最早的龍泉青瓷技藝恢復小組就設在他的老家。

張晞17歲那年高中畢業後,就開始隨爺爺學藝。仿古青瓷要真正達到與宋元青瓷形似還要有神韻的程度,沒有一定的基礎和功力是無法實現的。爺爺要求他“一門深入”,學會每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要求學細學精。張晞非常刻苦,爺爺非常欣慰地將自己的技藝和制陶知識傾囊相授。

“仿古”最重要的是要從原始的製作方式開始。比如釉料研製,要找到符合的釉色。爺爺帶他到山上找礦土,然後配料,再用石磨手工磨細礦石。因為龍泉青瓷的秋色非常講究細膩滑潤,所以磨製時要十分用忘心,如果一道工序不符合標準,最終出來的瓷器將是次品。從採礦、拉壞、造型設計、刻花、配釉施釉到龍窯燒制。在爺爺的悉心教導下,張晞勤學苦練,兩年後便學會了仿古青瓷的整套工藝。

青瓷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既要展現個性,又要發揮材質的優勢及其不可替代的特性。但不管如何,不能失去根本,那就是傳統的精神與美感的獨特性。為提高技藝,張晞到全國各地與陶瓷藝術專家交流,到各地參加培訓,創作思路逐漸開闊起來,作品中融入了現代審美觀和個人創作理念,使作品既不失傳統的優雅美觀,又充滿現代審美氣息。

所謂“熟能生巧”,張晞體會最深。作品中,他靈活地施展其拿手的大寫意刻花,往往如行雲流水,於隨意中撿拾起一種空靈氣質,又能在其間收穫矯古老的尊貴。榮獲浙江省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金獎的《蓮紋蓋罐》,造型典雅簡潔,刀法流暢,古典的蓮紋圖案裝飾著不經意的優雅。《竹編大碗》借用民間自古以竹篾為材編制器具的傳統,將青瓷大碗沿口鏤空,然後整體浮雕,呈竹篾編織狀,並巧妙地用青瓷的綠意代替竹子的蒼翠,不經意間把人從青瓷的意象帶到了江南竹鄉的景致中。梅子青《富貴大香熏》呈微橢圓形,頂圓心鏤孔一朵大牡丹,底部下沿飾芭蕉葉,花卉層次分明,寓寶貴團圓,美滿幸福之意:通體施格子青釉,釉色晶瑩剔透。

張晞還將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仕女稚童等靈活裝飾在作品上,在寧靜而致遠的造型中、瀟灑飄逸,在細膩的刀法,流暢的線條中為索雅的瓷面平添了許多情趣。

通過不懈努力,張晞這幾年在省、國家級展覽中多次獲獎,有三件作品被國家級、省級博物館永久珍藏,先後榮獲了“當代龍泉青瓷十大新銳藝術家”,“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雖然獲得了一些榮譽,但習慣低調的張晞,還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時間放在陶瓷的製作和研究探索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前進。

遵循爺爺的遺訓,20多年來,張晞在水與土、釉與火中歷練,靜默如金地努力著,不做產業,不耍花槍,穩紮穩打地為龍泉青瓷製坯描畫。他堅信:一件作品的誕生由始至終,只要它是唯一的,原創的,和諧的,它身上所疑結的美麗,無疑會被視為獨一無二的美而存在,它的價值無可替代。

藝術造詣

張晞作品張晞作品
張晞經過二十幾載的磨練,他精通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的各項工序,擅長手拉坯,精於雕刻,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作品別具風格;

2008年獲得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首屆陶瓷技藝大賽第二名;

2009年獲得由浙江省青瓷行業協會舉辦的中青年現場技藝大賽第一名;

2010年5月,受上海世博會邀請,在上海世博會中國元素活動區大舞台為世人演示中國龍泉青瓷的傳統製作技藝;

張晞的作品參加全國和省級的各項評比成績突出,共奪得國家級珍品獎一個,金獎二個,銀獎五個,省級精品獎一個,全能一等獎一個,金獎十二個,銀獎五個,同時還有多件作品被國家級、省級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0年7月被授予“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5年被授予浙江省首席技師;

2014年被評為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同時還是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浙江省青瓷行業協會常務理事,龍泉市特色工藝美術專家委員會副會長。
2010年4月進修於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全國“裝飾圖案”高級研修班,2012年7月結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全國陶瓷藝術創作與設計高研班。

獲得獎項

2008年6月,在首屆中國美術陶瓷技藝大賽中獲得手拉坯比賽項目銀獎

2008年6月,《梅子青竹編大碗》在“海藝會”期間舉辦的“海絲杯”美術陶瓷作品展評銀獎

2008年6月,《梅子青竹編大碗》榮獲浙江省首屆中青年青瓷創新評比銀獎

2008年6月,《梅青粉盒組合》獲浙江省首屆中青年青瓷創新評比銅獎

2008年6月,青瓷《粉青雙魚盒》在“海藝會”期間舉辦的“海絲杯”美術陶瓷作品展評中優秀獎

2008年9月,作品《篾編式青瓷大碗》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2008年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學術交流優秀作品獎

2009年5月,《梅子青富貴大香薰》榮獲2009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深圳)優秀作品評選銀獎

2009年7月,《玉瓜》榮獲上海藝術博覽會龍泉精品專項(陶藝類)評比金獎

2009年7月,《梅子青富貴大香薰》榮獲上海藝術博覽會龍泉精品專項(陶藝類)評比金獎

2009年7月,《牡丹紋獸首樽》在首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東雕杯”金獎

2009年7月,《牡丹紋獸首樽》在第三屆浙江省工藝美術精品獎評審精品獎

2009年7月,《富貴大香熏》在首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東雕杯”優秀獎

2009年7月,《蔗段洗》榮獲上海藝術博覽會龍泉精品專項(傳統類)評比銀獎

2010年5月,青瓷《有餘》在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天工藝苑杯”銅獎

2010年5月,《錢罐》榮獲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天工藝苑杯”金獎

2010年9月,《秋實》在2010年上海藝術博覽會的陶瓷作品預展活動中,被中國收藏界雜誌社和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銀獎

2010年9月,《粉青洗》在2010年上海藝術博覽會的陶瓷作品預展活動中,被中國收藏界雜誌社和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金獎

2010年9月,《蓮花尊》獲“首屆中國歷史名瓷燒制技藝大賽”銅獎

2010年11月,《龍紋將軍罐》獲浙江省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銅獎

2010年11月,《蓮紋罐》榮獲浙江省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金獎

2010年11月,《桃洗》榮獲浙江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金獎

2010年11月,《哥窯粉青蓋罐》在第十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0“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11年11月,《龍紋寶鼎》參加“非遺新傳——浙江青瓷精品展”金獎

2012年7月,《如意》獲第二屆“大地獎”陶瓷作品銀獎

2012年7月,《怡香》在第二屆“大地獎”陶瓷作品評比中銅獎

2012年10月,龍泉青瓷《福洗》在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2“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

2012年10月,《太平有相》獲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2年11月,《豐收》獲浙江省第三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金獎

2012年11月,《印象蓮花》獲浙江省第三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金獎

2013年4月,《漢風》獲“2013義烏文博會人類非遺•龍泉青瓷精品展”銀獎

2013年4月,《三羊開泰》獲第三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明清居杯”金獎

2013年7月,《羊首樽》獲第三屆“大地獎”陶瓷作品金獎

2013年11月,《青瓷——和器》獲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國信•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4年4月,陶瓷《蓮花印象》在第四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中信杯”金獎

2014年4月,《豐收》在第四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中信杯”銅獎

2014年6月,《粉青觚》在第四屆“大地獎”陶瓷陶瓷作品評比金獎

2014年10月,《青瓷——歲月留痕》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東陽)上獲得2014“中國原創•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4年10月,《青瓷——歲月留痕》被選入圍艾琳•國際工藝精品獎精品獎

2015年3月,《那年冬天》在中國陶瓷藝術大展暨第十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

2015年4月,《荷塘舊事》在“第五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獲得金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