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所望

授廣東按察使,不就。 又授湖廣按察使,辦理漕政。 又召為山東有布政使,不受。

張所望(1556~1635),字叔翹,號七澤,明上海縣龍華(今龍華鄉)人。祖張武,為明一代名宦,封鹹陽侯,潞國公,謚忠度,父大魯。萬曆二十九年所望中進土。初任刑部主事,奉使榮。襄、靖江三王,每有饋贈,皆謝絕壁還,三王以為怪人。衢州習俗愛爭訟,更有奸惡者慫恿以圖利,所望任太守,察查好惡,研閱訟詞,辨出主稿人,拘捕審訊,窮加追治,剖悉是非,處斷如神,衢州大為安定。升廣西副使,備兵蒼梧。時五嶺以南地區,法令久弛,所望到任,修繕城廓,充實廩倉,檢閱駐兵,查視藤峽、昆倉、鬼門、勾漏等處兵要,親往撫慰百姓。有羅運瑤一族,憑溪洞為險阻,自漢迄元不曾歸順朝廷,所望下檄文勸眼,編進戶籍。轉任左江參政,隆峒長官黃兆基少子與其兄子爭襲位,互相仇殺,所望平息爭亂後,眾人請求把隆峒收為郡縣,所望不納,說“出兵是為了平定爭亂,為何要為自己獲利而斬別族的宗祀呢。”為隆峒另選長官。授廣東按察使,不就。又授湖廣按察使,辦理漕政。時正發生兵事,糧餉轉運緊急,所望積勞病發,解職歸鄉。又召為山東有布政使,不受。居鄉,修復垂圯的寧國寺,又於寺西偏立黃道婆祠,並作記。終年80歲。今龍華鎮有所望別業黃石園遺址。
著作有《梧潯雜佩》、《龍華里志》、《嶺表遊記》、《幅員名義考》、《閱耕余錄》、《歸田錄》。《寶穡堂雜記》、《文選集注辨疑》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