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樣

生平

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門上用天竺(古印度)畫法以朱色及青綠色畫"凸凹花",有立體感.姚最《續畫品錄》中說:"善圖塔廟,超越群工."張彥遠家曾藏有張僧繇的《定光如來像》,並親眼看到過他的《維摩詰》、《菩薩》等作品.張僧繇生平勤奮,《續畫品錄》說他"俾晝作夜,未曾厭怠,惟公及私,手不釋筆,但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閒."足見他業精於勤的可貴精神.在色彩上,吸取了外來影響.據《建康實錄》所載:"一乘寺,梁邵陵王王綸造,寺門遺畫凸凹花,稱張僧繇手跡.其花乃天竺遺法,朱及青綠所造,遠望眼暈如凹凸,近視即平,世鹹異之,乃名凹凸寺雲."據傳他又創造了一種不用輪廓線的"沒骨"法,全用色彩畫成,改變了顧陸以來的瘦削型的形象,創造出比較豐腴的典型,畫人"面短而艷".張懷瓘評語"象人之美,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張僧繇的"疏體"畫法,至隋唐而興盛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