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兼任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中醫科主任,北京大學中西醫結合學系副主任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北京地區首屆民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國家重點專科中醫老年病學術帶頭人,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

研究方向

消化系統疾病(如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反流性胃病、萎縮性胃炎、消化系統腫瘤)。糖尿病及併發症、心腦血管疾病(如血脂異常、冠心病、高血壓等)及腎臟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對多因素導致的慢性疾患如失眠、便秘、皮膚病、月經不調、盜汗、亞健康等有獨特的中醫療效。

出診信息

周一、二、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周四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教育經歷

1982.9-1988.7:北京中醫學院醫療系,獲學士學位。

1999.9-2001.7:北京中醫藥大學,獲碩士學位。

2005.9-2008.7:北京中醫藥大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8年7月分配到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工作至今。

科研成果

2008年負責制訂了學會血脂異常中醫診療標準《(初稿)》;2013年負責制訂《中醫老年郁病診療標準及中醫臨床診療路徑》。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科技發展基金、首都臨床特色套用研究專項、北京市中醫藥科技項目等多個課題,負責國家重點專科(中醫老年專業)建設項目、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謝竹藩名老中醫工作室建設、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綜合醫院中西醫協同工作項目建設,參加國家十二五等國家課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SCI論文4篇。

學術兼職

北京大學中西醫結合學系副主任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國家重點專科中醫老年病學術帶頭人,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常委,北京中醫藥學會及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消化整合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及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全科醫學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聯合會消化病及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臨床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及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醫學及心腦同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及絡病專業委員會常委等,教育部科技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委員會專家等。《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現代中醫臨床》、《北京中醫藥》、《中華糖友》等雜誌編委及審稿專家。

獲獎情況

中醫名詞術語英譯標準化的研究,2005年北京科學技術三等獎和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酒精性肝纖維化中醫證候表達的臨床及生物學基礎研究,2011年北京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五。

消化性潰瘍寒證熱證證本質的分子生物基礎,2015年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荊花胃康膠丸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基礎及臨床套用,2016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一。

2006年北京地區首屆民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全國首屆百名中醫科普專家。

2015年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首屆臨床專科專病建設先進個人獎。

主要論文

1. Hp-炎症-IL-8與十二指腸潰瘍寒熱辨證.中醫雜誌,1998,39(10):616-618

2. 炎症因子與十二指腸潰瘍寒熱辨證.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9, 19(5):267-269

3. 積雪草提取物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及其機理探討.中華消化雜誌,1999,19(4):246-248 (第三)

4. 加味六君子湯治療出血後的上消化道潰瘍的臨床觀察.陝西中醫, 2000,21(1):2-3

5. 十二指腸潰瘍急性期寒熱辨證分型與外周自然殺傷細胞.新中醫, 2002,34(3):34-35

6. 消化性潰瘍寒熱辨證的研究進展.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25(3):66-67

7. 逍遙顆粒配合百憂解治療抑鬱性神經症的近期臨床觀察.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0(1):15-17

8. 中西醫結合治療SARS的探討.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3,35(增):126-127

9. 加味清瘟敗毒飲治療診斷和疑似SARS患者的臨床觀察.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0(3):48

10. 肝鬱證免疫學變化及丹梔逍遙散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5, 11(11):821 (通訊)

11. 六君子加減方合西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近期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05,(13)1:49-50

12. 複方益母草膏治療原發性痛經105例的臨床療效觀察.北京中醫,2006,8(8):56

13. 六君子加減方對胃潰瘍大鼠胃黏膜癒合及胃組織6-酮-前列腺素F1a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06,(14)2:105-107(通訊)

14. 六君子加減方對胃潰瘍大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6,2(29):108-113

15. 荊花胃康膠丸對胃潰瘍大鼠胃黏膜及胃組織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的影響.中國新藥雜誌, 2006,15(7):522-524

16. 荊花胃康膠丸對潰瘍大鼠胃黏膜NO、NOS、ET含量的影響.中國新藥雜誌, 2006,15(16):1352-1356

17. 複方田七胃痛膠囊改善大鼠胃黏膜損傷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06,12(12):910-912

18. 逍遙顆粒合氟西汀治療心境惡劣30例臨床觀察.中醫雜誌, 2007,48(2):56-58 (通訊)

19. 六君子加減方對胃潰瘍大鼠生長因子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08,16(2):1-3

20. 血脂異常中醫診療標準(初稿).中華中醫藥雜誌 2008,23(8):716-719

21. 荊花胃康膠丸對大鼠胃潰瘍黏膜組織EGF和bFGF含量的影響的影響.中醫雜誌 2009,50(9):921-923

22. 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研究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10, 18(1): 65-68 (通訊)

23. 荊花胃康膠丸對幽門螺桿菌耐藥菌株體外抑菌作用的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10, 18(1): 290-293 (通訊)

24. 土荊花提取物與克拉黴素或甲硝唑聯用對幽門螺桿菌殺菌作用的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011, 19(5): 281-284 (通訊)

25. 中醫辨證論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近10年研究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3,21(4):218-221 (通訊)

26. In Vitro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Jinghua Weikang Capsule and Its Individual Herb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against Antibiotic-Resistant Helicobacter Pylori.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3,19(1):54-57 (通訊)

27. 荊花胃康膠丸聯合PPI三聯療法對對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中華醫學雜誌,2013,93(44):3491-3495 (通訊)

28. 荊花胃康膠丸聯合三聯療法對對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的療效觀察.中華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3,21(11):587-590 (通訊)

29. 痰、瘀與原發性血脂異常的相關性研究,2014,34(4):693-694 (通訊)

30. 荊花胃康膠丸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上消化道疾病臨床研究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4,22(11):694-698 (通訊)

31. 中西醫結合“以平為期”治療老年高血壓.環球中醫藥,2014,7(1):39-41 (通訊)

32. 中西醫結合治療耐藥幽門螺桿菌感染策略初探.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4,23(6):891-892 (通訊)

33. 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脾胃濕熱證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14,21(9):134-136 (通訊)

34. 荊花胃康膠丸小鼠體內H.pylori根除作用及對胃黏膜上皮細胞形態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4,22(7):351-354 (通訊)

35. Tetracycline- and furazolidone-containing quadruple regimen as rescue treatment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Helicobacter, 2014,19(5):382-386 (第四)

36. 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可疑胃一點癌1例報導.中國醫藥導刊,2014,16(6):1059-1060 (第四)

37. 名中醫張學智教授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經驗淺析.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4,22(7):393-394 (通訊)

38. 幽門螺桿菌感染診療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醫學爭鳴,2015,6(1):48-52 (通訊)

39. 荊花胃康膠丸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小鼠胃黏膜核因子kB p56表達的影響.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15,22(2):60-63 (通訊)

40. 謝竹藩教授中醫寒熱辨證研究及學術思想的繼承與展望.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5,35(1):5-8 (通訊)

41. 昆明小鼠感染幽門螺桿菌動物模型的建立.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2015,24(3):284-286 (通訊)

42.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activities of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in vitro and in viv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5,21(4):4178-4183 (通訊)

43. 2型糖尿病的中醫辨證研究進展.北京中醫藥,2015,34(3):261-263(通訊)

44.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中醫證型及證候要素演變規律的多中心研究.現代中醫臨床,2015,22(2):12-16 (通訊)

45.荊花胃康膠丸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1年隨訪研究.現代中醫臨床,2015,22(2):8-11 (通訊)

46.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思路.現代中醫臨床,2015,22(2):17-20 (通訊)

47.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Double-Dummy, Active-Controlled, and Multiple-Dose Clinical Stud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ulberry Twig (Ramulus Mori, Sangzhi) Alkaloid Tablet and Acarbose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6;2016:7121356. (通訊)

48.痰濕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醫研究進展.醫學綜述,2016,22(19):3854-3857 (通訊)

49.上消化道不適患者舌象與Hp感染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23(12):859-862 (通訊)50.紅曲複方製劑治療痰濁血瘀型原發性血脂異常的回顧性分析.現代中醫臨床,2016, 23(4):8-11 (通訊)

51.複方清熱化濕製劑對幽門螺桿菌的體外抗菌作用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6,24(4):245-248 (通訊)

52.從“熱”論治2型糖尿病.中醫雜誌,2016,57(6):476-479 (通訊)

著作譯作

參編:《中醫常用名詞術語英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防治SARS醫療手冊》

《腧穴臨床套用集萃》

《針灸學現代研究與套用》

《北京市中青年名中醫學術傳承與臨症治驗》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

《老年高血壓診治進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