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思維法

這樣,愛因斯坦在邏輯方法與非邏輯方法之間保持了必要的張力思維,他本人稱為"直覺-演繹思維方法"。 一方面,張力思維方法首先對牛頓的推理髮現邏輯和愛因斯坦的概念發現邏輯的科學思維方法發揮著創造功能;另一方面, 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光量子論的發現,都是運用張力思維方法的結晶。

愛因斯坦不僅是位物理學大師,也是一位研究思維的專家,在他的文集中有大量研究科學思維方法的論述。他考察了從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推理到培根的歸納推理,再到牛頓的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思維方法後,提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方法。
他認為從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沒有邏輯的,是直覺的方法,從一般到特殊的道路是邏輯的方法。這樣,愛因斯坦在邏輯方法與非邏輯方法之間保持了必要的張力思維,他本人稱為"直覺-演繹思維方法"。
愛因斯坦一方面看到牛頓的推理髮現邏輯所獲得 的輝煌成功,另一方面也看出牛頓對概念發現邏輯完,全是一個陌生人,這就暴露出牛頓的思維方法在自然科學新的認識水平上出現的破綻。因為,拉馬克的進化論思想、拉瓦錫的氧化理論、康德的"星雲假說" 等新思想的提出,都不是邏輯推導得出的,而是通過 : 提出新概念、變革舊概念,來反映和把握事物本質和內部聯繫的。因此,愛因斯坦得出結論:"為了科學, 就必須反反覆覆地批判這些基本概念。"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兩條基本原理和他創立的相對論,是現代科學中想像力發揮作用的突出表現。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並不是從對光行差的觀測和麥可遜-莫雷實驗的結果中邏輯地導出來的,而是基於這些觀測和實驗不能解決當時物理學發展中的矛盾,他完全憑著直覺把這兩條原理作為一種大膽假設提了出來。愛因斯坦批判牛頓力學基礎的基本概念,實際上是對牛頓的形上學思維方法感到不滿意,指出牛頓的推理髮現邏輯排除了非邏輯思維方法——概念發現邏輯。
由於理論思維是思維主體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理論和方法的總和,因而張力思維方法對新的理論思維在理論和方法方面都發揮著創造功能。一方面,張力思維方法首先對牛頓的推理髮現邏輯和愛因斯坦的概念發現邏輯的科學思維方法發揮著創造功能;另一方面, 張力思維方法在創立科學思維方法中的功績,又充分體現在孕育出偉大的科學理論上面。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光量子論的發現,都是運用張力思維方法的結晶。
張力思維方法與其說是一種科學研究中的方法,不如說是關於科學研究方法的評論,而不僅僅只有方法論的意義。"直覺-演繹"本身是無法操作的。它要求我們善於在歸納與演繹、推理與直覺等對立的兩極保 持必要的張力,但沒說清楚怎樣保持這種張力,可以把它形容為走鋼絲一樣的高超技藝,稍一偏離平衡,就會發生"翻車"。它與科學家個人學術素養及對問題的認識深度等因素相關。但在提出這種方法時,愛因斯坦對邏輯推理作用的評價,值得我們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