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發

張乾發

張乾發,男,農民企業家,湖南沅陵人。張乾發同志是一個務過農,教過書,經過商的農民企業家。1979年高中畢業後,為了改變家鄉貧困落後的面貌,他投身於教育事業,當起了村民辦教師,並自費購書近萬冊,創辦了家庭文化室,為山區人民提供了一座精神家園,這一事情曾被中央和地市20多家新聞單位報導。張乾發本人,也於1983年被懷化地委授予“精神文明標兵”,共青團地委授予“模範共青團”光榮稱號。

名字,不僅是一個符號,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理想一種勵志的表達。乾發這二字,就寄寓了張乾發的奮鬥目標,濃縮了他的人生精彩——於勤乾苦幹加巧幹中,家發業發大家發。
張乾發同志是一個務過農,教過書,經過商的農民企業家。1979年高中畢業後,為了改變家鄉貧困落後的面貌,他投身於教育事業,當起了村民辦教師,並自費購書近萬冊,創辦了家庭文化室,為山區人民提供了一座精神家園,這一事情曾被中央和地市20多家新聞單位報導。張乾發本人,也於1983年被懷化地委授予“精神文明標兵”,共青團地委授予“模範共青團”光榮稱號。但張乾發覺得他所做的這一切遠遠不能改變山區的落後狀況,他認為只有經濟發展了,教育乃至整個社會事業才能得到 根本改善。於是,從1984年開始,他利用豐富的茶葉資源創辦了興楠茶行。

一、狠抓名茶生產,實行品牌戰略
張乾發是官莊人,而官莊地處湘西北部,319國道橫穿全鎮,素有“湘西門戶”之稱。這裡山高林密、溪流縱橫、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有著利於茶樹生長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官莊產茶歷史悠久,據《沅陵縣誌》記載“官莊界亭毛尖,唐代盛行,清朝乾隆時期作為貢品”。但由於國際銷售市場的變化,國內茶葉市場出現名最佳化、保健化、飲料化等方面轉化,國際市場開始轉向有機茶生產。官莊茶葉卻沒有跟上這一節奏,導致了茶葉大量滯銷,嚴重挫傷了茶農生產的積極性,出現了毀茶園、砍茶兜的現象。面對這一狀況,張乾發決心從開發名優茶入手,爭創名牌產品,開拓茶葉市場,重振官莊茶葉雄風。從92年開始,張乾發一是出外拜師學藝,二是從省農學院、茶科所請來專家、教授指點,提高製作水平,三是開發優質名牌茶葉,四是將產品進行“乾發”商標註冊,實行品牌效應。十多年來,張乾發先後開發出了“官莊毛尖王”、“官莊銀毫”、“官莊綠茶王”等十多種“乾發”牌官莊系列茶葉,這些產品進入市場後,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好評。張乾發先後十多次榮獲部、省級名茶評比金獎,連獲湖南省首屆、二屆、三屆農產品博覽會“金獎”,2000年、2002年獲湘、鄂、渝四省市名茶評比一等獎。張乾發的制茶水平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被省有關部門評為“高級制茶工程師”,並破格當選為湖南省茶學會理事。由於張乾發狠抓了生產質量,著重了品牌意識,“乾發”牌官莊茶已成為我市各界人士不可少的饋贈禮品。全國人大常委會葉大年親臨張乾發的茶葉公司進行指導;“官莊毛尖王”曾受到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好評;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書法家何繼善品飲乾發茶後欣然寫下“湘西出好茶,名牌數乾發”的佳句;國家茶葉大師沈培和先生親自題寫了“官莊毛尖品質優”;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品飲後連贊好喝,並即興揮毫題寫了“官莊毛尖王好喝”。

一、狠抓名茶生產,實行品牌戰略
張乾發是官莊人,而官莊地處湘西北部,319國道橫穿全鎮,素有“湘西門戶”之稱。這裡山高林密、溪流縱橫、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有著利於茶樹生長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官莊產茶歷史悠久,據《沅陵縣誌》記載“官莊界亭毛尖,唐代盛行,清朝乾隆時期作為貢品”。但由於國際銷售市場的變化,國內茶葉市場出現名最佳化、保健化、飲料化等方面轉化,國際市場開始轉向有機茶生產。官莊茶葉卻沒有跟上這一節奏,導致了茶葉大量滯銷,嚴重挫傷了茶農生產的積極性,出現了毀茶園、砍茶兜的現象。面對這一狀況,張乾發決心從開發名優茶入手,爭創名牌產品,開拓茶葉市場,重振官莊茶葉雄風。從92年開始,張乾發一是出外拜師學藝,二是從省農學院、茶科所請來專家、教授指點,提高製作水平,三是開發優質名牌茶葉,四是將產品進行“乾發”商標註冊,實行品牌效應。十多年來,張乾發先後開發出了“官莊毛尖王”、“官莊銀毫”、“官莊綠茶王”等十多種“乾發”牌官莊系列茶葉,這些產品進入市場後,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好評。張乾發先後十多次榮獲部、省級名茶評比金獎,連獲湖南省首屆、二屆、三屆農產品博覽會“金獎”,2000年、2002年獲湘、鄂、渝四省市名茶評比一等獎。張乾發的制茶水平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被省有關部門評為“高級制茶工程師”,並破格當選為湖南省茶學會理事。由於張乾發狠抓了生產質量,著重了品牌意識,“乾發”牌官莊茶已成為我市各界人士不可少的饋贈禮品。全國人大常委會葉大年親臨張乾發的茶葉公司進行指導;“官莊毛尖王”曾受到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好評;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書法家何繼善品飲乾發茶後欣然寫下“湘西出好茶,名牌數乾發”的佳句;國家茶葉大師沈培和先生親自題寫了“官莊毛尖品質優”;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品飲後連贊好喝,並即興揮毫題寫了“官莊毛尖王好喝”。

二 改造包裝外觀,建立銷售網路
官莊茶葉,因為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條件,其質量有目共睹,質量已經國家農業部檢測中心檢測,屬無公害產品。但要想產品增值,按照現在的市場運作,就必須提高包裝質量。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好的貨物要有好的包裝,要想將官莊茶葉價格大提高,除提高茶葉製作水平外,就要在包裝上大做文章。張乾發先後考察了十多個省市,投入資金近百萬餘元,訂製了各種式樣的茶葉包裝,採用新材料、新圖案、新工藝配製成袋、條、盒、通、筒、提式等包裝,儘量給人耳目一新、美觀大方、別具一格的感覺,使人感到莊重得體,同時具有高貴、方便、藝術之感。通過對包裝的改進,大大提高了茶葉價格,原來幾元錢一斤的茶葉,上升到現在的每斤幾十元、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使公司從年產值初期的幾萬,上升到現在的年產值百萬元,年上交國家稅收十多萬的企業。 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使自己的產品永不滯銷,張乾發採用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是利用本公司地處湘西門戶、交通方便的有利條件,加強公司品牌茶自銷;二是根據不同區域的需求,建立不同檔次的行銷網路。張乾發先後在長沙、岳陽、濟南、陝西、衡陽、常德及本市、本縣建立直銷點達30餘個,形成了穩定的銷售市場。公司還專門聘請了三個大中專學生作為技術人才,建立了電腦室,對產品進行網上交易,並對茶葉生產過程進行電腦監控管理。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行銷手段的加強,產品現在不存在銷售難的問題,而且部分產品供不應求。

三、建立科普基地,調整經營格局
多年的運作經驗,使張乾發深深懂得,公司要求生存、求發展、上規模、上檔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自己的科普基地,必須是走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經營路子,形成上連市場、下連農戶的經營格局。唯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壯大公司綜合實力,形成規模經營,實現規模效益。從96年開始,本著當地土質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有利於良種茶樹的生長特點,先後從外地引進了國家級良種“福鼎大白”、“福雲六號”、“大茶葉”等八個品種,建立了十多畝科普示範茶園,進行實驗種植,然後將其四個適合我縣生長的品種進行推廣,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引進國家扶貧資金,由公司統一規劃、統一技術、統一品種、統一指導,由農戶分戶管理,分戶借貸、分戶採摘上交給公司統一加工銷售的“五統三分”規則,在官莊鎮的毛灣界半山腰中建立高標準示範茶園五百餘畝。2001年與湖南省農墾茶廠簽約,在官莊鎮毛灣界區域內,共建500畝有機茶基地和2000畝低農殘茶園基地的開發協定。與湖南省茶葉公司和岳陽君山茶葉公司簽訂了一個長期供應名優茶的銷售協定。還與1200多戶茶農有鮮茶葉收購協定,並承包了省委工作隊扶持本縣的長界鄉茶場、荔枝溪鄉茶廠、杜家坪鄉茶廠及桃源的白洋坪茶廠等,原來的茶行也由此逐步發展成為一家下轄四廠、兩場、一所、擁有無公害茶園面積7800畝,年銷售收入18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2965萬元,廠房面積8180平方米、職工人數38人、資源利用輻射到桃源、安化兩縣、受益農戶達3萬戶以上的朝陽公司。
現在,張乾發公司的年加工量可達20萬斤,成為湖南省主要名茶生產廠家之一,並被評為“湖南省私營五百強企業”,還被湖南省茶葉總公司定為“優質茶葉基地”,《中國茶經》、《中國名茶大全》等行業權威書籍也相繼刊登了官莊茶的詳細介紹。公司也先後被省、市、縣授予“質量信得過單位”、“重契約守信用單位”、“維護消費者利益先進單位”、“納稅大戶”等光榮稱號。張乾發個人也於2000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評為湖南省縣鄉村實用人才,並記個人二等功,同年5月,又獲“湖南省勞動模範”光榮稱號。2001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企業家”,此外,張乾發還10 余次榮獲省、市、縣授予的“發展私營經濟先進個人”、“模範戶”、“科技示範戶”等光榮稱號。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張乾發下一個奮鬥目標是全力開發“綠茶露”、“壯陽綠茶”、“銀杏保健”等品種,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張乾發的勤乾苦幹加巧幹之下,會實現他家發業發大家發的奮鬥目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官莊茶葉定會躋身國家乃至世界名茶之林,迎來又一個新世紀曙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