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少星

弓少星

弓少星,男,1981年8月29日出生,福建新聞界名記、知名媒體人、閩商網總編、《海峽都市報》記者。曾在《人民日報》深圳記者站、福建《東南快報》、《海峽都市報》等多家媒體任職。2010年被網路媒體評為“中國十大記者式作家”。2012年榮獲“三地新聞記者青蘭著作獎”。

個人簡歷


1981年8月29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楊樹灣子鄉羅鍋溝村 。

1997年9月1日,就讀於建昌縣第二高級中學。

2000年,進入南昌城市管理學院新聞系學習。

2003年,進入《人民日報》深圳記者站從事采編工作。

2005年,應聘福建《東南快報》。

2007年,跳槽至《海峽都市報》社會部從事深度調查報導。

2007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學本科。

2009年:著有《思在中國》,由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2010年,攻讀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碩士學位。

2010年,被全國上百家網路媒體評為“中國十大記者式作家”。

2011年,被閩商雜誌社聘為“閩商網”總編。

新聞作品

2006年:參與報導“龍王”颱風。
2007年:全程報導“桑美”颱風。

新聞類:


假無公害蔬菜流入福州好又多,榮獲福建新聞二等獎,全國晚報都市報好新聞二等獎。
福州海產染色黃瓜魚調查
福州閩江烏龍江非法采砂調查
福州地溝油“基地”大起底
評論類:
個性是記者的核心競爭力
《海峽都市報》急需一場新文化復興
活熊取膽:事實與規範的爭論
民眾讀者才是真正辦報主人
不敢懷疑自由的自由不是自由
超越環境人便成了神
新聞戰爭法則:記者的失利與新聞理想的勝利

個人語錄

一個平時只懂幫政府小忙而不監督政府的媒體,關鍵時刻終究無法幫到政府大忙。
人品好的核心價值應該是堅守自由、平等、公平、正義這些普世價值,絕非是與既得利益達成默契相處共同分髒。
開明、開明!門都不為賢才開放,社會國家何以明興?
在新聞理想環境中,其實每一次新聞理想的勝利,也應該是新聞記者的每一次勝利。
一個從未得罪人的調查記者,絕不是一個好記者。

著作


《思在中國》》由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簡介:通天地人之謂儒,著作昭垂,宇宙真恆薪不盡。歷艱困辱以捍道,尼山巍峙,書生辛苦願應酬。寫 作此書的初衷,是為了引起大家對新聞理想的興趣,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具有吸引力但又陌生了的新聞理想今夕何夕?雖然 我竭盡所知,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講述全景式的中國新聞界現狀,但我希望,即使那些不同意我解釋觀點的人,不認同我 著書方式的人,會同意這是一個寫給所有關注新聞界,關心新聞理想的人的真實故事。不應該把新聞人身上發生的不幸看成 是我們所理解的正常生活中的一個外來碎片,而應看作為一種歷史經驗。而這個經驗提供給人們重要的洞察方式,尤其是在 一個激烈博弈時期,能使一些人們熟悉的觀念和期望重現,在這個史無前例的大中華時代變得新鮮而且彼此關聯,從而成為 我們所有人的東西,和更好發現開拓未來的一扇視窗。

名人推薦

讀少星的作品,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愉悅感!他的文字針尖對麥芒,有一說一,從不拐彎抹角、欲說還休;他的文字直抒 胸臆,在靈性中透著思考,充滿愛與恨,喜與悲的情感張力。
與其說少星是在用文字闡釋當今新聞人的責任和使命,勿寧說他是在為自己的人生、於喧囂而物質的世界中,尋找一個 堅實而清晰的定位。
與其說少星在懷著悲憤之情剖析甚至狠批媒體圈、勿寧說他在在解剖自己,一次次檢視作為新聞人離自己的良心、內心 的堅守以及新聞人的理想還有多遠。
我推薦少星,因為他對新聞的執著;我推薦《思在中國》,因為裡面有為理想而活的布道者姿態!
——《北京青年報》常務副總編輯 田科武
《思在中國》,主要談了新聞理想與新聞戰爭。這兩個困擾所有媒體人的困惑,對於要實現新聞理想之人,確有必要仔 細品味作者的心聲。
——《新京報》深度報導組主編 劉柄
一名新聞赤子的真誠表白,一名熱血青年的人生憧憬。作者用三十歲的年齡總結著新聞百年的變與不變、進與後退。 《思在中國》中有老一輩新聞人的身影,亦有新一代新聞人的征程!對於時下新聞人,不愧為一隻強心劑。
——原《南方都市報》總編輯 程益中
少星有著一顆熱愛新聞的赤子之心,心中則燃燒著一股對新聞理想永不熄滅的激情;所以在《思在中國》中,你會看 到一名調查記者對新聞理想發出的最真實吶喊。吶喊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實證的精神,少星做到了這一點。……即便流浪 ,仍然幸福;縱使委屈,理想不滅。這是我對他的期待,同時也堅信,南方這片熱土是他夢想成真的地方。
——《海峽都市報》副總編輯 倪可
少星的新聞未來,比起我等,還有更為豐富的時間去想像,還有更多的進步時段,甚至是給我們所有人帶來無限驚喜 的重大飛躍。我相信,新聞人與新聞是一種需要思考質量的產品,只要立意高遠,便一切皆有可能。藉此,祝福少星;願你 的刀光更亮,理想璀眼!
——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采編部副主任 張建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