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

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

東莞市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國星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中山鴻寶電業有限公司

中心簡介

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由廣東省科技廳發起,由國家相關部門參與,省內科研機構、省內半導體照明上市企業、龍頭企業共同出資成立,註冊資金6300萬元人民幣,一期投資1.2億元。聯合創新中心主要面向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創新需求,系統集成有效創新資源,完善創新服務功能,營造創新環境,建成廣東LED產業發展戰略智庫、信息互動樞紐、檢測認證基地、技術創新橋樑、金融服務尖兵、人才培養高地、成果展示舞台。
聯合創新中心以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為依託,通過與台灣工研院、香港應科院、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機構攜手合作,匯集國際國內半導體照明巨頭企業、科研團隊和院所入駐中心,形成具有先進創新能力、創意服務能力和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創新策源地,打造覆蓋研發外包、檢測檢驗、展示交易、教育培訓、市場推廣和金融支持等環節,面向廣東、輻射全國、影響世界的LED產業創新服務集群。

中心發起單位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佛山市科技局


佛山市南海區科技信息局 佛山市南海區羅村街道辦事處
廣東省半導體光源產業協會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
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 廣州鴻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晶科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廣州光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國晟投資有限公司 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東莞市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藍箭電子有限公司
佛山國星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佛山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昭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鴻寶電業有限公司 深圳茂碩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晶藍德燈飾有限公司 深圳市長運通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鶴山市銀雨照明有限公司
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中心組織架構

創新中心主任由理事會任命。理事會成員包括廣東省科技廳、佛山市政府、南海區政府以及企業代表。創新中心下屬部門採取開放式建設,按照團隊管理,並常年接受相關單位的進駐申請。經資格審核合格並確實符合創新中心功能地位和發展需要的,可與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協定,成為部門的團隊成員。

獨特優勢

採用7+1協同模式,全面啟動7大創新服務平台。匯聚整合資源,構建國際化全球化的“產業共性技術聯合攻關與技術發展平台。
◆國際合作交流平台
◆產品展示與交易中心平台
◆產品投融資服務平台
◆專業人才評價和培訓平台
◆智慧財產權分析和服務平台
◆標桿體系研究及認證服務平台
◆戰略研究服務平台

中心媒體



《廣東LED》 《CHINA LED》

主要任務

1、開展LED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開展《廣東省LED產業技術路線圖》的修訂,跟蹤技術、產業發展的最新態勢,提出核心技術攻關的重點領域,發布《廣東省LED產業發展年度報告》,建立廣東半導體照明產業品牌實驗室、數據調研分析中心,為政府推動LED產業發展提供戰略規劃和決策諮詢,同時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
2、開展質量標準研究及檢測認證服務
開展半導體照明標桿體系研究,拓展標桿體系適用範圍,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LED照明產品相關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和測試方法標準,完善產品的檢測標準、安全標準、性能標準和能效標準,形成LED產品質量地方標準體系,爭取主導若干項LED照明產品國家標準的編制工作。建立並提供基於碳足跡的LED產品檢測認證服務。
3、開展智慧財產權態勢分析和服務
跟蹤國內外LED領域的專利現狀,研究LED產業專利發展趨勢及建議等,建立LED專利檢索資料庫,發布《LED產業專利態勢分析報告》,在核心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為政府、大學、科研機構、企業提供權威、全面的LED專利信息諮詢服務。引導企業建立專利聯盟,通過交叉授權、專利買斷等方式防範專利風險、規範技術壁壘。
4、組建產業聯盟推動共性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
圍繞LED產業鏈關鍵環節、戰略產品研發,組織產業鏈上下游或技術互補性企業、有關高校、科研機構等構成聯盟,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加速工藝的配套和對接,加速成果轉化,拓展產品鏈條,形成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體系和生產體系。
5、開展LED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培訓
實施半導體照明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項目,加大在技術研究、工藝聲場
產品設計等環節的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和規範半導體照明領域專業人才的評價和培養體系,提升半導體照明行業和從業人員的能力和素質。
6展示LED產業發展的創新成效
注重創新性、前瞻性、趣味性,以主題展、體驗館、創意工作室等形式,圖文並茂地集中展示廣東LED產業發展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成果,成為展示LED產業發展最新成效的視窗和舞台。
7、開展LED產業投融資服務
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機制,重點扶持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先進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能力的科技型企業,加強面向LED中小型的信用擔保和金融支持,解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融資瓶頸,鼓勵LED中小企業兼併重組,擴大生產規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