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附屬職業技術學校

通過競賽檢驗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技能水平,展示了我校的辦學成果和中專學生的時代風貌,擴大了電大中等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提高了廣東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的社會聲譽,受到了教育廳職成處及省直各兄弟學校的好評。 我校將辦學融入社會、融入市場、融入經濟,構建與時俱進的辦學模式,全面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我校座落於廣州市花果山下,風景秀麗,環境優雅。學校自辦學以來,已發展成為一個由省、市、縣級電大組成的中專教育網路,在中山、佛山、珠海、江門、陽江、肇慶、茂名、湛江、汕頭、清遠、韶關、潮州等近40個市、縣電大設有分校,構築了一個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辦學系統。現有在校生1.1萬人。
我校素以治學嚴謹而著稱,尤其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動手能力培養,自99年以來,多次組織全省電中系統學生進行計算機、美術繪畫、手工、舞蹈等技能競賽。2003年、2005年,我校連續兩屆榮獲廣東省(部)省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競賽計算機及套用團體獎第一名。通過競賽檢驗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技能水平,展示了我校的辦學成果和中專學生的時代風貌,擴大了電大中等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提高了廣東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的社會聲譽,受到了教育廳職成處及省直各兄弟學校的好評。為電大贏得了很高社會聲譽。
我校按照《教育部關於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05]1號)中關於積極發展電視中專的精神,以“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升學有希望、終身學習有基礎”的方向進行辦學。現設有理工、財經、文科、法律、藝術等15類30多個專業,實行彈性學分制、大中專接軌等辦學形式,對畢業生實行學歷證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制度。
我校將辦學融入社會、融入市場、融入經濟,構建與時俱進的辦學模式,全面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建校20年以來,我校為生產第一線輸送已畢業學生5.8萬人,畢業生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紮實的專業基礎、嫻熟的操作技能,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廣泛歡迎,我校2005年畢業生就業率為98%。
我校招收國中畢業文化程度或同等學歷人員,實行免試入學和春、秋兩季招生。在學期間各科成績考核及格並經思想鑑定合格者,頒發省教育廳統一印製的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學歷。
1997年10月我校就建成計算機校園網並接入中國教科網。目前,我校已建有功能完備的廣播、電視、衛星和VBI/IP接收裝備,並已完成了衛星電視由C波段轉KU波段接收設備的改造,可實現衛星電視教育節目的接收、多媒體課件、圖文信息和VBI/IP信息接收,並能及時上載校園網,為學生提供服務。我校還完成了閉路電視雙向改造與電教設備的升級換代,實現了多媒體化和網路化。
學校還大力加強了現代化教學設施及教學資源的建設。我校建有功能齊全的錄製中心、製作室 、教學素材採集視聽室,建有多功能電教室、多功能網路課室、多媒體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實驗室、語言實驗室、多功能雙向閉路電視系統等現代化的教學系統。
為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我校還引進和建成了數字圖書館。新建的數字圖書館擁有國家數字圖書館提供的數位化圖書16萬冊和清華同方提供的CNKI中國學期刊網兩大網路數字資源,為師生檢索和使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目前,我校引入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理念,推動職業教育向本質回歸。今後我們將繼續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加主動服務於經濟建設,滿足社會需求,充分發揮遠距離教育的優勢,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堅持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急需的、職業化的技能型、套用型第一線實操人才,堅持以質量贏得信譽、以特色規劃未來、以服務促進建設的工作思路。
我校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提出的要求,努力把廣東廣播電視 大學附屬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成為有一定規模、質量高、效益好、適應廣的現代遠距離、開放性的新型的中等專業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